|
|
文/本报特派记者 张小磊 内蒙古日报记者 胡日查 通讯员 孙健 图/本报特派记者 陈文笔
“塔乐日哈珠白那(蒙古语意为发自内心的感谢)”,“在这天寒地冻的季节里,你们给我们送来了医疗专家,送来了免费的药物。你们的爱心温暖了冬日的科尔沁大草原,温暖了我的心。幸福的暖流将传遍草原,科尔沁草原上的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恩德。”12月18日,当来自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的魏向龙教授,一口气为牧民巴达拉吐一家4口人看完病后,62岁的巴达拉吐老人拉住魏教授的手,眼含热泪,用蒙古语向他致谢。
凛冽的寒风挡不住爱心涌动。新年前夕,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共同组成的“送医送药到草原”爱心团一行14人,来到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大草原。在一周的时间内,专家们在兴安盟接诊患者近3000人次,手术8例,送出10万多元的药品,为一受伤蒙古族学生捐款1万元。并把随团带去的广东一位老板的爱心助学款30万元交给当地学校。几天来,草原爱心团为兴安人献出的浓浓爱心,深深地感动了兴安人。
草原爱心之旅 行前细致安排
这次草原之行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张宇航和珠江医院肖社初书记共同带队,并得到了南方医科大学的支持。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对此次活动非常重视,事前与当地联系,做了细致的安排。根据当地当前农牧民的多发病与常见病,医院选派了眼科柯晓云教授、耳鼻喉科文忠教授、骨科李松建教授、妇产科王雪峰副教授、心内科魏向龙副教授、消化科宋卫生教授、普外科苏国强教授及体检中心护士欧阳阳映等多名医护人员前往。
巧的是,在草原爱心团一行从北京转机前往内蒙古乌兰浩特的飞机上,本报总编辑张宇航正好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盟委副书记王儒坐在一起。王儒副书记目前是中央先进性教育办公室指导二组的副组长。在了解到爱心团的行程后,王儒副书记十分感动。他向记者介绍,兴安盟盟委所在地乌兰浩特,蒙语意为红色城市。这里的经济发展还很落后,是国家贫困地区,也是内蒙古重点扶持的贫困区。全区以农牧民为主,人均收入仅1000多元。更为严重的是这里的医疗保障发展滞后,远远不能满足农牧民对医疗的需要,就医难成为难中之难,看病难问题一直困扰着这里的村民。羊城晚报能牵线搭桥,与珠江医院共同组织医疗队冒着严寒免费给牧民们来看病,他个人十分受感动。他认为,帮助贫困地区发展,解决病人看病难,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爱心团草原之行,正是羊城晚报与珠江医院实践与落实先进性教育成果的真实体现。
专家一下飞机 立马去做手术
“有一台大手术正等着你们,可把你们盼来了!”17日上午,爱心团一行刚刚抵达乌兰浩特市机场,就被早早等在那里的乌兰浩特市委宣传部部长刘忠接到了乌兰浩特市医院。
原来在前一天的晚上,乌兰浩特市第二中学高三年级学生、年仅18岁的蒙古族少年贺喜格,由于意外车祸导致头部和腰部受到重伤,被确诊为“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及“腰椎压迫性骨折”,病情十分严重!闻讯后,义诊组在第一时间内派出骨科李松建教授前往乌市医院会诊并进行手术。“太巧了!太巧了!孩子赶上了这么好的专家,一定会好起来的!”患者的家人,一遍遍地重复着。与此同时,按照原计划已经赶赴科尔沁右翼中旗的专家团一行的领导、专家们,也在密切地关注着这位蒙古族小兄弟的生命安危。他们到达巴彦呼舒后立即开展了个人捐款活动,在短短的十几分钟之内,专家组一行就为牧民少年贺喜格捐了1万余元。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当地医院陆续有大手术请珠江医院的专家进行指导。由于几天来的劳累奔波,加上一下子不适应当地寒冷的天气,骨科李松建、耳鼻喉科文忠等几名教授患上了感冒,发烧、咳嗽越来越厉害。但为了不让早已等在那里的病人和手术室的医生失望,在吃了几片药后,几名教授便走进了手术室。“这么远来一趟不容易,病人对我的期盼值那么高,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虽然我感冒发烧,但这点小毛病我可以挺过去。能尽微薄之力为草原上的牧民解除病痛,再累也值!”几位教授说。
专家要上厕所 只能翻跳窗户
“医生,我也没排到号,我们一家是一早赶着马车来的,你就给特殊照顾一下吧!”像格日乐老人一样,因排不到号找到医生甚至同行记者请求特殊照顾的病人天天都能遇到。
义诊期间,当地的气温低至零下28摄氏度,草原上还下起了大雪。但在一周的时间内,专家团一行不辞劳苦,辗转于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科尔沁右翼中旗各苏木之间。每到一处,每个医生的身边都围着二三十名病人。由于人太多,医疗队所到之处,当地都专门派了年轻力壮的牧民维持秩序。尽管这样,门外的走廊内,院子里也挤满了人,专家外出上厕所,只能翻跳窗户。
一周义诊活动中,每一次出诊,只要还有一位病人没看完,所有的专家都会坐在义诊台前,没有一个会提前离开。由于病人太多,每一天都是中午12点半之后才吃饭。在杜尔镇那天中午,专家们眼看来的农牧民越来越多,只好简单来了一盒方便面充饥。一周下来,义诊人数近3000人次。
接过奶茶哈达 留下地址电话
“在家门口就能有机会请专家看病,而且不收挂号费,连药也免费,广东人的爱心我们永远会记在心里,请收下我的哈达,收下我们的祝福。”在科右中旗巴彦淖尔苏木,蒙古族老人六月花把一条洁白的哈达挂在了给她看病的文忠教授的脖子上。几天来,有牧民把家里的奶酪带来,送给给他们看病的医生。许多专家在病人的要求下,把通讯地址和电话留给病人,以便遇到疑难问题时能及时沟通。有一位妇科病人的特殊用药当地没有,妇产科副王雪峰副教授在回到广州后,自费300多元给病人寄去。
珠江医院肖社初书记告诉记者,这次前往的专家大多是南方人,都怕冷,但在了解到当地时下急需医疗服务时,个个踊跃报名。医院的保先教育刚刚结束,而草原爱心行,则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进一步落实与体现。 图:在巴彦淖尔苏木中心卫生院,珠江医院骨科中心教授李松建(右侧第一)给患者看病
结语
这次草原之行,是《羊城晚报》今年以来与广州医院共同组成的“草原爱心团队”第二次赴内蒙古大草原。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张宇航说: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这些都离不开内地的支持,离不开各少数民族的支持。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全国少数民族和兄弟、不能忘记草原上的兄弟。广东医疗专家团不畏严寒把医疗和温暖送来,体现了医患、东西部、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的和谐发展与互帮互助的兄弟感情。作为关注民生、关注百姓冷暖的一张报纸,这样的活动,《羊城晚报》今后还会继续。
“千里珠江润草原,万般爱心胜天使”,“爱心深似珠江水,奉献宽如草原情”。这是当地农牧民在送别爱心团时所送的锦旗和牌匾上的两句话,也是内蒙古人与广东人之间虽相隔千里,但爱在咫尺情浓于水的真实表达。
(夏天/编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