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日本拓殖大学海外形势研究所负责人森本敏最近撰文对2006年的国际形势作出展望时指出:今年是冷战结束后的第15个年头,虽然冷战后的国际秩序框架至今尚未确立,但是,当今世界美国单独一极的现实,恐怕在本世纪难以有哪个国家能够改变这一局面。 日本《世界周报》周刊新年合并号刊发了森本敏的这篇文章,题为《2006年国际形势展望》,要点如下:
美国主导地位下滑
如果欧盟促进欧洲统一,从而成为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科学技术方面具有独立完整性的“一极”,那么,欧盟就会继美国之后成为“一极”,不过,欧洲统一的进程目前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比如欧盟宪章被否决等。另外,俄罗斯和日本也不可能构成一极。
从中国主张“世界多极化”来看,似乎中国也希望在亚洲成为新的“一极”。但是,未来不确定的因素很多,中国要如愿以偿,则需要跨越很大的障碍。
美国作为超级大国而得以存在的重要原因在于:拥有巨大的军事实力,能够利用其压倒性的科技优势在全世界部署军事力量;在经济实力上具备优势,而经济实力能够支撑强大的竞争力。美国的优先课题是维持这种优势,从而确保世界主导地位,谋求国家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改变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冷战后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以扩大其价值观。不过,由于美国急于追求价值观,并诉诸军事力量。因此,美国遭到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反对。2005年美国对外政策的特点是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下滑。
布什失去了向心力
布什政权从2005年1月开始进入第二个任期。布什政权不得不支出庞大的资金,以用于伊拉克复兴和飓风后的救灾。美国在财政方面陷入困境,使社会保障改革、税制改革和财政改革受挫。在外交方面,伊朗和朝鲜的核问题也进展缓慢;911恐怖袭击后,美国虽然一直掌握着反恐战争的主导权,但并没有找到反恐战争的“出口”,这降低了美国的领导能力。在内政方面,美国也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布什总统的最高法院法官提名遭到否决、切尼副总统的亲信被起诉、中央情报局发生泄密事件、飓风救灾对策滞后等等。布什政权支持率首次降至30%左右,共和党内部也开始有人对其提出批评。
总之,如果美国在2006年秋天举行中期选举以前不重新研究政策,从而恢复美国的主导地位,那么,共和党则将不得不在中期选举中进行艰苦奋战。伴随着布什总统的领导能力下降,布什正在失去向心力。
对美国来说,伊拉克和阿富汗局势将在2006年进入关键时刻。尽管通过选举建立伊拉克政府的工作顺利进行,但是,伊拉克的治安状况如果得不到恢复,那么美国就无法对伊拉克撒手。考虑到美国国内的情况,在2006年伊拉克治安状况好转后美国将希望撤回部分兵力。撤军是否成为可能将根据美国的反恐战争、中东和海湾政策而定。
不稳定因素在增加
俄罗斯总统普京进一步加强了独裁色彩,也由于石油价格猛涨的缘故,因此掌握石油的普京总统的权力只会增强。俄罗斯下一届总统选举在2008年,不过目前普京本人的去留不得而知,俄罗斯内政仍扑朔迷离。另外,俄罗斯政府内部决策程序僵化,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的征兆随处可见。另外,扩展到中亚国家的民主“第三次浪潮”带来了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颜色革命。不过,2006年后颜色革命能否扩大到中亚其他国家呢?又能否扩大到俄罗斯呢?这对俄罗斯和独联体来说是最大的课题。
在欧盟内部,法国发生的移民骚乱也是一次巨大的冲击。也存在移民骚乱扩大到欧盟其他成员国的可能性,比如扩大到荷兰和德国等国内移民较多的国家。如果是这样,那么欧洲统一进程就会出现黄色信号。
亚洲最大的课题是中国。中国的经济将继续保持8%到9%的增长率,不过,其背后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日益明显。中国存在诸多严重的问题,比如各地存在经济差别,农业生产率低下,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流通机构和金融机构工作效率低下,干部腐败,能源短缺等等,中国政府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上述的问题呢?2006年也将是考验中国政府的一年。
作为全体来说,虽然国际社会的多边协调继续向前发展,但是,主要地区和主要国家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正在增加,这将会引起国际秩序的“液态化现象”。可以设想,2008年将迎来国际政治和经济的重要阶段。2006年可能会出现也可以说是其前哨战的征兆。(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