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海星、林晓丽、周菁
2004年2月是广州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就是从这个月开始,广州的重工业产值首次超过轻工业,这具有标志性意义”。广州市经贸委主任平欣光在去年经济运行工作分析会议上这样描述了广州工业经济的深刻变化。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广州在工业布局上的大手笔、大制作层出不穷,一批产业关联度大、产品链条长、带动能力强、在国民经济中有重大影响的生产性骨干项目集聚广州,汽车、石化、钢铁、造船业方兴未艾,新型大工业的主心骨逐渐成形,广州的工业化进程正式步入以重化产业为先导的新阶段。对此,前不久来广州参加总部经济研讨会的专家有一句评价:“和北京、上海等国内其他城市比,广州产业基础、产业环境最好,城市布局和发展潜力最大。”
突围:重工业三年三级跳
广州工业升级由深远谋划、科学决策而来。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在广州“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报告中提到,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作支撑,根据统计,在全国最重要的六个大城市中,广州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所占比重最低,2003年只有49.5%,而上海接近70%,可见广州工业重型化任重道远。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广州几年来连续不断地集中力量推动工业集聚升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林树森说,“要加快发展带动力强、产业链长、高增长性的产业战略性项目,做大做强汽车、石油化工和电子信息产业等支柱产业,提升重化工业和装备工业发展水平,推动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发展,巩固经济增长的产业基础。”
从2003年、2004年到2005年11月,广州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从49.5%到53.4%再到60.49%,一年一台阶,一年一大步。“这意味着广州工业进入了‘快车道’,广州将进入一轮经济增长的‘长周期’。”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一语道破。
转型: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广州重工业的比重不断增加,但每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却从2000年的0.46吨标煤/万元下降至2003年的0.38吨标煤/万元。在全国六个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中,广州工业的产值利润率、工业增加值率、工业资产贡献率和每千瓦时全社会用电创GDP也都是排名第一,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和工业税金排在第二,而工业综合能耗在省内最低,每千瓦时工业用电创利税2.90元。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一点广州的决策者看得很清楚。林树森说:“在‘十一五’期间,必须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中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十五”以来,广州一直致力构建与现代化大都市相适应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业经济发展全局,(下转A2版)(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