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即使是元旦来临,奔向17岁聋哑少女杨飞的爱心列车也没有停班。
2005年12月27日,本报报道了杨飞自强不息的故事。这个善良懂事的聋哑女孩八年来一直睡在家里的水泥地上,她有绘画的天分,还想学电脑,但却没有条件,这一切都是因为家境贫寒。12月30日,小飞的三个愿望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在一天中全实现了。不过当时有个小遗憾,就是电脑主机线没有配备齐全。1月1日下午,本报的摄影记者张哲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赶到了小飞家中,为小飞送去了他采购的主机线,并帮小飞调好了运行程序。坐在电脑前,看着鼠标在屏幕上穿梭闪动,小飞又一次露出了甜美的微笑。
“我现在开车带着孩子去小飞家,小飞家里那么困难,却那么要强,还孝顺父母,我看完报道后特别感动。我的孩子与小飞的年龄相仿,我准备让自己的孩子以小飞为榜样……”下午3时许,一位女士给记者打来了问路电话。
据小飞妈妈反馈,那位女士临走时给小飞留下了300元钱,同时一起来的小朋友送给了小飞一份元旦礼物———两盒包装精美的巧克力。
“记者同志,你一定要把好心人的电话留给我,如果有那么一天,小飞成功了,我要带着孩子挨家挨户地去说谢谢,是你们让我们一家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通过媒体,我代表小飞向所有关心小飞的好心人说上一声:新年快乐!”元旦,小飞母亲给记者打来电话,希望我们转达她的问候。
1月2日,记者接到一位班主任老师的电话,她说:“我现在负责一个年级的两个班。我准备让这两个班的学生以小飞为学习的榜样,每个月每人捐出一元零花钱给小飞作为教育基金,直到小飞完成学业……”
1月3日,小飞的班主任张男老师给记者打来电话。“有位好心人要往我的账户中打600元钱给小飞,可是说什么也不留名。”(徐娜/文张哲/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