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日讯载着中俄两国人民的深情厚意,怀着对冰城的美好憧憬,在中国俄罗斯年活动开启的第三天,来自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和布拉戈维申斯克的4位“太阳使者”今天来到哈尔滨。
由本报与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松北区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管理局主办的“太阳岛雪博会———寻找太阳使者2005俄罗斯行”活动于2005年12月8日正式启动,12月19日在俄罗斯的寻访工作圆满结束。
在2005年12月17日晚,由中国驻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馆举行的“寻找太阳使者”新闻通报会暨答谢酒会上,参加过解放哈尔滨战斗的老红军波罗德科、计划在今年邀请中国妇女代表团赴俄访问的佳琳娜女士、从1984年开始义务从事中俄友好工作的尼娜女士、多次赴中国举办画展并邀请哈师大讲师团赴俄访问的俄功勋画家季霍米洛夫、生于哈尔滨,在中国生活了19年,珍藏太阳岛老照片半个多世纪的卡特科夫、自学汉语并计划留学哈工大的安娜小姐等6位俄罗斯友人被授予“太阳使者”荣誉称号。在哈巴罗夫斯克的新闻通报会上,哈尔滨市委宣传部长张少良还代表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向6位“太阳使者”发出了正式邀请。
今天,这6位太阳使者,除了波罗德科和佳琳娜女士因身体等原因未能来哈外,其余4人以及俄罗斯国立远东电视台的3位友人来到哈尔滨。值得一提的是,俄远东电视台不仅全程帮助寻访团积极刊播寻找太阳使者公告,还将中方人员接受俄方电视台采访的新闻送到俄罗斯国家电视一台转播,使这次活动的影响扩展到俄罗斯全境。
走出哈尔滨机场,4位使者的兴奋心情溢于言表,详细询问着导游王宁有关哈尔滨的情况。回到“故乡”的卡特科夫教授对哈尔滨赞叹不已,进入市区,高楼林立,街路整洁,卡特科夫感慨地说,当年的哈尔滨很小,人们的生活也很差,但如今,一切全都变了———城市美了,城市大了,人们生活好了,穿得漂亮了。当到达松花江畔的入住酒店时,老教授对防洪纪念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年我的爷爷曾经参加过哈尔滨的抗洪,那时候,一发大水,市民就遭殃,可我了解到,哈尔滨在1998年遇到特大洪水时,市民的生活没受到太大的影响,这简直就是奇迹。”记者还了解到,卡特科夫正在撰写一本在哈尔滨生活的自传,此次来哈经历,将作为本书的结尾部分。这次他还带来了50余幅哈尔滨上世纪30年代的老照片。
和卡特科夫教授不同,16岁的安娜关心的是哈尔滨的大商场都在哪里。“我要给爸爸、妈妈和自己买衣服,哈尔滨人穿得很时髦,在这里我一定能买到好东西。这次来哈尔滨只有三天,我要计划利用好每一个小时。”安娜对自己将来选择这么美丽的城市留学深造感到很自豪。
尽管哈巴罗夫斯克市的室外温度和哈尔滨差不多,松北区太阳岛风景区管理局还是特意为7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准备了羽绒服。(生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