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整个欧洲的乌俄天然气争端4日宣告结束。经过彻夜谈判,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当天达成妥协,以一份复杂的协议,为两国的价格纠纷暂时画上句号。
中间商搞妥协
俄乌两家石油巨头的谈判于当地时间4日凌晨结束。 双方就天然气价格问题达成一致,并签署了俄向乌出口天然气合同。
最终出台的协议相当繁复,明显暴露双方讨价还价和折冲妥协的痕迹。简单说来,这份为期5年的协议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每千立方米230美元的价格将天然气出售给一家名为“俄乌能源”的中间商,这一公司为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下属的天然气工业银行与奥地利中央投资银行的合资企业,乌石油天然气公司也拥有部分股份。
接下来,“俄乌能源”作为乌克兰进口天然气的唯一供应商,将来自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天然气与来自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天然气混合,再以每千立方米95美元的价格将天然气出售给乌石油天然气公司。
与此同时,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提高其使用乌克兰境内输气管道向欧洲输气的“通过费”,由目前的每千立方米/百公里1.09美元提高至1.6美元。其中,不论乌克兰向“俄乌能源”购买天然气,还是俄罗斯支付乌克兰“通过费”,都以现金形式交易。
分析人士说,乌俄借用中介公司达成这样一个谈判结果实际上是为了给双方留足面子,给国内民众有个交代。
乌方还价获利
从已公开协议内容看,双方应该说通过谈判各有收获。
就乌克兰方面说,虽然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价格从目前的每千立方米50美元上涨为95美元,但总比“断气”前俄方开出的每千立方米230美元的价格要低得多。
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能以95美元的价格买到天然气可以说是相当优惠的,整个东欧地区也很难找到如此低的价格。
“偷气”难题解决
就俄罗斯来说,单谈经济方面,这一协议有赚无赔,毕竟将出口乌克兰的天然气价格涨了差不多1倍,“过路费”只涨了47%。
更重要的是,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进一步完善了布局。根据协议,乌克兰只能向整合了俄罗斯与中亚天然气资源的“俄乌能源”以现确定的每千立方米95美元的优惠价格买气,而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掌控了“俄乌能源”50%以上的股份。
同时,“俄乌能源”有权将通过俄境内的来自中亚的天然气混合,这实质上解决了输出天然气“来源不明”的问题。目前俄罗斯连接乌克兰和中亚各国的主要天然气输送管道还是前苏联时期的产物,难以分割,通过乌克兰管道送往欧洲的天然气哪些算来自俄罗斯的,哪些算来自中亚的难免扯不清。所以会出现前些天“断气”时的纠缠:俄罗斯指责乌克兰“偷气”,乌克兰辩称取走的是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
如今,不论来自俄罗斯,还是中亚,出口乌克兰和欧洲的天然气先经“俄乌能源”这道阀门中转,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等于掌控了更大的主动权。
欧洲要找新能源
俄乌天然气争端让同样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的不少欧洲国家产生危机感,它们不得不考虑更改能源政策。
意大利所用能源大约85%需要进口,其中约30%来自俄罗斯。意大利3日得到的俄罗斯天然气量比正常情况少19%。能源短缺让意大利人不得不另辟蹊径。意大利人在1987年就以全民公决的方式拒绝开发核能,但意大利政府官员近日不得不重提旧话。
斯洛伐克、捷克、奥地利和匈牙利等5个中欧国家4日晚将讨论能源来源多样化问题。捷克《今日青年阵线报》一篇社论说,“俄罗斯会把能源视为施压手段,这提醒我们,对一个供应者依靠越少就越好”。路透社报道说,这5国可能在4日讨论过后共同建议欧盟帮助寻找可供选择的能源,要求欧盟制定共同能源政策。
波兰2004年天然气使用量为136亿立方米,其中42%从俄罗斯进口。受到这次天然气大战震撼,波兰总理马尔钦凯维奇3日说:“我们已经开始同北欧国家和东方国家谈判。我认为我们很快将建立一个液化气海上输送线路。”而波兰舆论认为,抛开建设投资不谈,无论从哪里得到新能源都不会比从俄罗斯进口的便宜。
(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