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民工的居住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本报资料图 王雄 摄
本报讯(记者 林克勇)我市已缴纳了住房公积金的农民工在买房时,可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市国土房管局近日出台的新政策对此予以明确。据悉,新的政策鼓励用工单位为农民工建立公积金。
多数农民工居住条件较差
目前,我市有300万农民工在城市从事二三产业,他们大多分布在各建筑工地、社区和城乡接合部,住所多为集体宿舍、临时住房或多人合租居民房。居住环境和条件都较差,且多为廉价住所,频繁搬迁,给社区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政协提案关注农民工住房
在市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上,市政协副主席尹明善提出了《建议为我市自营劳动农民工修建廉价公寓房》的提案。市国土房管局负责人表示,为尽快启动农民工公寓建设,去年3月初,该局启动摸底调查工作,而渝中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则率先启动了对农民工人性化服务管理的试点。
具体的措施上,首先,政府以匹配小额贷款、减免相关税费或部分出资等方式,将现有闲置房改建为城市经济公寓;同时,将低档旅馆进行改造完善,例如:七星岗街道将原六一童鞋厂的招待所改建成七星岗地区经济公寓;最后,动员社会力量建设农民工公寓。
鼓励企业自建农民工住房
去年底,市国土房管局印发了《关于进城务工农民住房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提出,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增加适合农民工购买或者租赁的低价位、底租金的二手房供应,并定期公布相关房源信息;促进社会闲置房改建农民工经济公寓;鼓励农民工数量多的企业自建农民工住房。
同时,通知还要求,我市应严格出租住房监管,禁止将所管理的危房提供或出租给农民工租住。鼓励用工单位为农民工建立公积金,已缴纳了住房公积金的农民工在买房时,可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2.1万残疾军人免费更换伤残证
本报讯(记者 林克勇)“各级部门先后为13余万名重点优抚对象兑现优待、抚恤、补助金4亿元。”市民政局有关人士近日表示,自国务院颁布《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以来,我市已免费为2.1万残疾军人更换伤残证件和等级套改。
2004年10月1日,新修订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正式施行,去年全市的“两会”上,马锐代表提出了《关于尽快在我市落实〈军人抚恤条例〉的建议》。有关人士透露,我市目前已制定《重庆市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优惠制度》、《新旧残疾等级套改办法》等规章、政策。
据悉,去年,我市对在乡老复员军人的最低月定补金达到191元,领先于中西部地区,比2004年增长45%。同时,我市还建立各种医疗优惠制度,先后减免和补助门诊医疗费1000多万元,并将12万名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全部免费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
同时,我市还帮助优抚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5000多个,赠送慰问金和物资折价500多万元。
农民看病可报账今年新增9区县
本报讯(记者 唐小涛)市卫生局近日透露,我市从2003年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今年将再增9区县。
市人大代表唐玉平在去年“两会”期间提出《关于农村医疗保险工作的建议》,指出农民看病保障、药品价格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此市卫生局表示,目前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区县已实现医疗基金专账、专户管理及封闭运行。定点医疗单位被要求严格实施《重庆市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本用药目录》,降低医疗费用。
据介绍,我市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几年来,230万农民报销了6300多万元医药费,90%的参保农民从中受益。今年新增的9个试点区县分别是巴南、万州、涪陵、奉节、石柱、璧山、长寿、武隆、梁平,新增受益农民470万人。
从今年1月1日起,每个参保农民医疗基金数将由30元增至45元,且个人缴费数不增加,多出的15元全部由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
万户贫困农民将迁居脱贫
本报讯(记者 唐小涛)去年“两会”期间,农工民主党重庆市委王昌渠等政协委员提出提案,建议农村扶贫开发应与生态环保建设实现“双赢”。近日,市扶贫办、市环保局透露,我市要在3年内将1万户贫困人口从恶劣的地理环境中搬迁出来,实现易地扶贫。
这项名为“万户迁居脱贫工程”的扶贫计划从2004年实施以来,已成功搬迁贫困农民5000余户。“2006年的目标是搬迁200万人。”市扶贫办负责人透露。据悉,去年我市用于贫困人口迁居扶贫的资金达10亿,240万人从中受益。
产业化促400万农户增收
本报讯(记者 唐小涛)市人大代表代发培在去年提出了《关于加大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实施的建议》,建议我市农业产业化要注重三赢,即业主要赚钱、政府要税收、农民要致富。日前,市农办透露,到2010年,我市将建设优质农产品种植基地1500万亩,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带动400万农户增收。
根据规划,5年后,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食品类产品将达到无公害食品或绿色食品标准。重庆将出现10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100个亿元企业、500个千万元企业。上述目标实现后,对农民的增收贡献率可达到45%。
农业投资50万要过专家关
本报讯(记者 林克勇)农业项目资金要做到钱尽其用就必须完善评审机制。市农业局副局长王义北近日透露,我市凡单项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农业投资项目都要接受专家会审。
在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张兴华提出了《关于建立农业项目经费专家评审机制的建议》。会后,市农业局及时开展调研。王义北表示,《重庆市农业局农业财政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于去年开始实施,《办法》明确了农业项目申报的“八步工作法”。而“八步工作法”的第一步就要求:凡单项投资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要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目前,全市已有近亿元的项目资金接受了专家评审。
一条建议“修”好乡村烂路
本报讯(记者 唐小涛)因缺乏资金,忠县新立镇桂花村公路破旧不堪。市人大代表唐玉平去年“两会”期间提出的《关于乡村道路建设问题的建议》,终于让村民可以踏实走上“致富路”。
市扶贫办透露,去年政府无偿安排扶贫资金33万元用于修路。目前,桂花村公路已有2公里通车,还有1.5公里有望在春节后完成路面施工。
桂花村公路修复只是我市大力建设乡村公路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市扶贫办获悉,我市已投资近亿元,新建和改扩建乡村公路7000多公里,极大改善了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