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要重现东北大鼓的风光,霍大顺独力难支。李浩摄在上个世纪,或是更早的时候,东北大鼓无论在乡间还是城镇,就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受欢迎,男女老幼,都喜欢听,喜欢唱。
2005年,几近绝声的东北大鼓和其他13个民间艺术项目被辽宁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后,有200多人产生了兴趣,他们通过媒体找到了“霍派”后人,表示学习大鼓,可如今,无一人坚持学习下来,这让日前刚刚入围即将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北大鼓,又平添了一丝无奈。
“演唱的人面前支一只大鼓,左手持板儿、右手拿鼓键子,旁边一人拉三弦儿,一人拉四胡,就这么简单地成了一台戏……”
“可是现在要演这么一台戏,撮拢3个人都难。”
说起东北大鼓,“霍派”后人霍大顺既兴奋又无奈。
捡起来的艺术
“到我们这辈儿是哥兄弟姐妹六个,但是,没有一个人是专业演员,原因是,爷爷不喜欢我们学习这行。”
提起霍派东北大鼓创始人霍树棠,霍大顺说,“爷爷有点过去的老思想,认为说书唱戏的是下九流,我的父亲就哥儿一个,爷爷都没有让他学,而是希望学习成绩优异的父亲考大学,后来我的父亲真就没有学一点东北大鼓,而是成了航空机械师。”
霍大顺说,霍树棠没有让后辈学习的另一个原因,是觉得他们的天赋不够好,“所以,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是后来学的。”
“我小的时候,爷爷经常带我去北市场等地去看东北大鼓,也教过我一些,我现在之所以能唱一些,就是那时打的底。现在我的弟妹就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会一些,但是唱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妹妹,剩下的两个都是给我们伴弦儿的,一个是三弦、一个是四胡。”
霍大顺说,如果能得到霍树棠的传授,也许东北大鼓的流传会比现在要广。
热乎劲后的冷场
2005年7月4日,辽宁省文化厅宣布,将沈阳的东北大鼓等14项民间艺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
霍大顺告诉记者,当时媒体做了很多报道,引起了一些人的兴趣,先后有200多人找到他要学习东北大鼓。“这里有60多岁的老人,也有十多岁的孩子,我们家高兴极了,送给很多人资料,包括我爷爷灌制的唱片磁带,后被我们复制成VCD,唱词等资料。”
更让霍大顺高兴的是,他发现有的人嗓音不错,很有学习的条件,但是资料发完了,却没有人坚持学习。“开始还有几个人和我联系,可热乎劲一过,来的人越来越少,到现在一个也不来了。”霍大顺不无沮丧。
独力难支
尽管霍家后人对振兴东北大鼓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也付出了很多的行动,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东北大鼓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记者了解到,霍家后人,孙子辈的目前最小的都已经40岁了,他们的后人,目前没有一人从事这一行,而且他们都不是很系统、很专业地跟霍树棠或是老师学习过,
今年58岁的霍大顺是惟一能唱的很像“霍派”东北大鼓的正宗传人,但靠的是小时候耳濡目染,加上后天努力得来的。
霍大顺说,作为“霍派”后人,只能靠身体力行,来呼唤社会对东北大鼓的重视,可是身单力薄,只靠自己挑起振兴东北大鼓的重任还是有压力。
“我们哥妹4个目前分工明确,每个星期都要聚在一起排练,当我们知道这回东北大鼓即将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给我们增添了信心,世博园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我们已经收到了有关部门的邀请,届时‘霍家班’会到世博园演出,定叫这当年响当当的东北大鼓,再次让听众一饱耳福。”
“应重新包装”
在1954年担任曲艺编辑的耿瑛老先生,曾经和霍树棠一起收集、整理过东北大鼓唱词。他说:“关于东北大鼓的名字,有过很多叫法,曾经叫过辽宁大鼓,后来,《辞海》在出版的时候,对东北大鼓的定名问题上曾经特意征求过霍树棠,最后叫东北大鼓还是他定的名字。”
他说,沈阳曲艺团拯救东北大鼓是最有条件的,同时他还建议,沈阳的有关单位,应该将1957年经过霍树棠口述整理出版并在1962年、1980年再版的《三国故事词选》这部珍贵书稿重新出版,并将散落在民间和收录在其他书刊上的东北大鼓唱词,一同整理出来,形成一个最权威较齐全的东北大鼓唱词书籍。
同时,将早年在电台录制的唱片、磁带,重新录制成 CD等光盘,供后人学唱。
再一点就是,省市,甚至整个东北的专门培养曲艺演员的学校应该开办这个课程,培养专业的东北大鼓演员,并赋予这门传统艺术以新的形式,新的内容。
东北大鼓门派很多,总共有五大派,光咱辽宁就占了三种,赵本山演的的《摔三弦》其实就是典型的东北大鼓,只不过不是“霍派”。东北大鼓目前到了要绝迹的地步,跟它自身没有吸收其他曲艺演唱形式有关。
对于这一点,沈阳曲艺团副团长汤敏说得更为中肯:“我是唱京韵大鼓、京东大鼓的,这两个大鼓其实也有东北大鼓的影子,所有曲艺演唱剧种,都是在互相借鉴,互相影响的,并形成独特风格的。”
霍大顺怀旧:
当年那是流行歌曲
上个世纪初,东北的很多民间艺人就以演唱东北大鼓为生。“霍派”是东北大鼓的一个派系,其创始人是我的爷爷霍树棠。
入行
我爷爷生于1902年,是随祖上迁居沈阳城北潘古村的。
他7岁那年,就给大户人家去放羊了。白天放羊的时候没事,爷爷就爱在山上拉开嗓子唱,他的嗓子特别好,是天生的,他唱的那些民间小调,都是跟走村串镇唱小曲、小调的民间艺人学的。
爷爷11岁那年,村里来了个说书的盲人,在村里说了三个多月,我爷爷就把羊赶到说书的场子旁边听,听一遍就能记个大概,听两遍,就能背个差不多,三遍以上,基本就能一字不落了。
等到盲人艺人要离开村子的时候,盲人找到我爷爷给人家放羊的大户,说,这孩子不是吃放羊这口饭的,他是吃张口饭的,你让他跟我走吧。
就这么,我爷爷跟盲人回到了盲人的老家辽宁北镇。
学艺
后来,盲艺人见爷爷的确是块唱大鼓的料,就把他推荐给了当时在北镇名气很大的东北大鼓艺人冯景和。
我爷爷跟冯景和是正式拜师,学习了三年,之后又进了4年孝义,21岁那年,才开始单挑门户独闯江湖。
那时还没解放,我爷爷走到哪儿都是一边唱,挣钱养家糊口,一边学习别的艺人演唱,不断丰富自己的唱腔,于是“霍派”名声渐起,成了东北唱大鼓的最好的角儿。
21名弟子
在解放前,爷爷一家就搬到了当时张作霖大帅府西墙外的余家大院儿。1952年,他作为东北慰问抗美援朝的代表,随沈阳艺曲协会(民间组织)前往朝鲜慰问演出,受到了志愿军将士的热烈欢迎。
而此时,他已经挖掘整理出了30多出东北大鼓段子了,这些段子都是经过多年的整合、摸索,最终形成自成一派的“霍派”段子。特别是长段《三国段》,就像今天的经典流行歌曲一样,名声大噪,人们耳熟能详。
1959年,沈阳成立了沈阳曲艺团,爷爷正式成为了拿工资的演员,并先后担任了演出队副队长、队长。同时也是中国曲艺家协会的理事、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他在担任沈阳曲艺团演出队队长时,先后带了21位徒弟,其中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就是正式拜师学艺的弟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