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月5日电 一个失去右手的人,在一般人看来,做一名合格军人都很难,而丁晓兵却成长为一名团政委,并以他残缺躯体书写的完美人生感动中国!
这是一支崇尚英雄的部队,也正是在这样一支部队,丁晓兵才得以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实现人生的一次又一次超越!
丁晓兵所在武警某师政委陈国桢告诉记者,这支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部队,在闻名中外的“中原突围”行动中,创造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奇迹,被称为“战争神话”。 从此,顾全大局、英勇顽强的精神在这支部队扎下了根。
如果说这支部队过硬的作风为丁晓兵的成长提供了土壤,丁晓兵“永不服输”的英雄气质也给这支部队注入了新的活力。
丁晓兵常说他有“贵人”相助,这是指各级党组织的关心和爱护。不过这种关心和爱护的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在丁晓兵的成长过程中,师党委不仅没有拔苗助长,有的倒是适时的“墩苗”。
这个师的师长王小荣说——
丁晓兵从军校毕业到部队的第一任职是八连指导员。在他干到第4年头上,本来连队要被军区授予“标兵连队”称号,可在这节骨眼上,连队发生了一名战士患精神抑郁症自杀的事故。上级党委没有因为丁晓兵曾经是战斗英雄而给予特殊照顾。结果,丁晓兵被调离连队,平调到机关当了一名正连职干事。主官平职调离,在八连历史上丁晓兵是头一个。
丁晓兵多年的老领导、现任师副政委李成勋说——
20年前,丁晓兵在战场上失去一只胳膊、成为一名战斗英雄时,并不在我们部队。当他从南京政治学院毕业时,我们之所以把他“挖”过来,看重的正是他身上的英雄气质。丁晓兵不是一名普通军人,他的存在对这支部队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在丁晓兵所在团乃至我们师,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拿不下的“山头”!你说训练、学习有困难?你看看人家丁晓兵!人家一只手能干,你两只手就不能干!丁晓兵就像一台发动机,给我们的政治工作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如果说将丁晓兵由连指导员平调当干事是上级党委有意“墩苗”的话,那么丁晓兵的每次提升都意味着一次严峻的考验。
丁晓兵的老领导、副师长李志海说——
当年丁晓兵由干事升任某营教导员时,这个营刚从外地驻训两年回营,比较散漫,在全师10多个建制营中考核成绩排在最后。团党委之所以偏偏把丁晓兵派到这个营,是因为团党委认为,这个营缺一股子“气”,而这种“气”丁晓兵身上有。结果,只一年时间,这个营就打了翻身仗。
丁晓兵上任不久,这个营奉命参加安徽丹阳湖水利施工。当时天降大雪,地上结冰,施工进度十分缓慢。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丁晓兵摘掉假肢,走进施工队伍的前列,和战士们一起抬土。他那只在工地上荡来荡去的空袖管,使得士气大振。结果,他们营率先完成施工任务,并扛回了全团唯一一面“施工先进营”的红旗。从丁晓兵到任的第二年起,这个营连年被师里评为先进营。丁晓兵提升了部队的士气,自己也在磨砺和锻炼中不断成长。
丁晓兵能走到今天,不是“捧”起来的,而是磨砺出来的。2001年,他们团奉命赴东南沿海执行协助海关监管的任务。团党委按区域将部队划分成几个片区,并将情况最为复杂的一个片区交由丁晓兵负责。有关部门在星级宾馆为丁晓兵包租了房间作办公室,他退掉了,直接住进了班排,轮流在分管的两个执勤片蹲点指导。整整一年时间,他每天逐个执勤点检查指导,累得几次病倒在执勤点上。任务结束,他分管的两个连队一个荣立集体三等功,一个受到海关总署和武警总部的表彰。
丁晓兵说:“我的成长,靠的是这支部队特有的战斗精神和各级党组织的培养。”(冯春梅、张东波、朱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