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村耿录要拍电影了,想当群众演员的到我这里报名。”2005年的最后一天,小雪初霁,吃中午饭的时候,延庆县八里庄村的大喇叭响起村支书李爱荣的声音。“这老耿,还真行,怎么就想起拍电影呢?”“他会拍电影?”“咱找书记报名去,也过把演员瘾!”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息迅速在八里庄传播开来。
老耿何许人也?他为什么要拍电影?他要拍个什么样儿的电影?日前记者来到延庆城北4公里的八里庄村,见到了耿录。为圆军营梦 选定警察戏
怎么看,老耿也不像个农民。一米七左右的身材很匀称;浓密的头发黑黑的,不像62岁的人;一副金边眼镜使他看上去像个文质彬彬的教书先生。
老耿在村里有个企业,造塑钢门窗,年产值数百万元。
“从小就想当兵,”记者问他怎么想起拍电影,耿录说,“17岁去验兵,全村11个人,验上俩,其中就有我,接兵的人都来了,可当时父母岁数大了,家里就我一个劳力,老人不同意,就作罢了。21岁起,我在村里当民兵连长,一干就是七八年,拉练、打靶等军事科目都训练过,虽然不是真的军人,也挺过瘾的。”
老耿的儿子从小想当警察,没能实现;孙女去年考上了大兴警校,算是实现了一半的警察梦。“到北影厂选剧本时,我一眼就看上了这个警察题材的剧本,警察跟军人很像,我也算圆了梦吧。”老耿说。
“其实,投资拍电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企业发展。从1984年我开始搞小作坊生产五金、钢窗,一直到现在把企业做大,总在这个行当里干,目前感觉前景不太乐观,为企业找寻新的增长点,就想涉足文化产业,2005年11月我注册了一个影视文化传播公司,想从我最喜爱的电影入手,干另一番事业。”老耿说这些的时候,让人感觉到他还真是一个有眼光的企业家。九十分钟长 二十天拍完
老耿要拍的电影叫《我是警察》,讲的是一个叫李有志的17岁少年梦想当警察的故事,剧情从一个深夜开始:李有志在街头走着,看到一个人在砸一辆自行车锁,他大喊一声:“我是警察,偷车贼哪里跑!”李有志将这人带到派出所,面对真的警察才弄清楚,原来是一场误会,那人忘带钥匙才要撬开自己的车锁。李有志是个中学生,神往警察职业,立志报考公安大学刑侦专业,在他的宿舍里贴满了“007”、福尔摩斯、施瓦辛格等电影海报,并给自己起了个“008”的代号。以后的剧情,基本都是李有志在梦中侦查、破案、与坏人搏斗的情节。“是一个有梦幻色彩的故事。”耿录说。
耿录介绍,剧本是通过朋友在北京中影第一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得到的,编剧叫辛苑子,导演叫郭瀛江,按照协议,电影厂提供设备并制作。“这是部数字电影,片长93分钟,包括剧本稿酬、演员片酬、拍摄费用和后期制作费等等,投资80万元左右。”
导演郭瀛江说,这部电影已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批,今年4月在延庆开机,20天左右就可以拍完。
耿录指着他办公室西边一大排房子说:“我这个厂区里有宿舍和食堂,前期拍摄可以提供50人到60人的食宿,能节约不少资金。”老耿拍电影 演员选村民
“我演!”当记者问起老耿选群众演员的事时,一直在老耿办公桌旁坐着的一位老者大喊起来。循声望去,老人还真有演员的派头。与耿录的不善言谈形成强烈反差,这位叫耿富民的57岁老人口若悬河。
“我演过戏,当年演《沙家浜》,我演过刁德一,那时候我没现在胖。现在他拍电影选演员,我第一个报名。”
说起来,耿富民还有段儿奇遇。
“那年我坐火车到南宁,在车上,过来两个人跟我说话,问我想不想演电影,说我长得像一个伟人,后来又围上来几个人,我心里就有点儿发毛,火车上什么人没有?搞不清他们是干什么的,就害怕,不怎么敢跟他们说话,”耿富民说,“后来听说他们是《邓小平》剧组的,正在全国物色演员,那时候还没选到卢奇,我长的像小平同志吗?”记者仔细看去,别说,耿富民还真像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后来,《西楚霸王》在延庆拍外景,我在剧组里开车,一次拉着巩俐,跟她说起这段经历,您猜怎么着,巩俐对我说:‘老爷子,你错过了机会。’”耿富民有点儿遗憾地说。
“要真那样,就没有卢奇喽。”一群人笑着打趣耿富民。
“老耿拍电影要选演员,在村里都轰动了,这不现在有30多人来找我报名,男的女的都有,”李爱荣对记者说,“咱村里人都喜欢文艺,有这个传统。”延庆山水美 外景不跑远
“俺延庆要山有山,要水有水,就在延庆选外景了,不跑远。”耿录已经陪着导演在延庆转了几个月,“一定要拍出家乡的绿色山水,我是土生土长的延庆人,延庆这么好的山水曾经吸引了许多摄制组,我自己的电影一定把这些好景点都拍进来,把我们村也拍进来,让外边人看看我们延庆,让延庆通过我的电影走出北京,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咱《延庆之歌》的曲儿就挺好听的,词儿也不错,有八达岭、龙庆峡,跟作者商量一下,如果人家同意,就当主题歌吧。”耿录的妻子赵焕芝说。“我基本同意老伴的想法,但是最后还要听导演的。”耿录说。
据延庆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耿录成立的影视公司是本地第一家影视公司,而且公司成立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拍电影,这在延庆算是拔了头筹。首映在村里 欲拍电视剧
来到村中央,耿录指着开阔处一棵参天的大杨树说:“村里当年放电影就在这个地方,这棵树是当年拉幕布的杆子,没想到,竟然长成这么大一棵树,看树上边还有一根竹竿,长在树里边了,就是当年搭架子拴幕布时留下的。”
“过去,村里人喜欢看电影,咱村放电影的时候就像过年,我还跑到十七八里地的外村看过电影呢。”耿富民说。
这个开阔的空地前有一排房子,是村委会。“原来这是村里的戏台子,有200多年了,后来拆了盖的房子。我想跟导演建议,电影的首映式就在这里举行,村里的老人看起来也方便。”耿录说。
老耿说:“这是我文化产业的第一步,如果成功了,我想继续做大,搞一套设备。通过这部电影积累经验,再拍些乡亲们喜欢的电影,将来还要制作电视剧。”八里庄人爱文艺
老耿拍电影并非脑门子发热,他有自己的想法。而八里庄人爱文艺却是由来已久的事实,村里那个有200多年历史的戏台子虽然拆了,但它见证了这个小村的文艺活动。拉胡琴的娶了“小芹”
八里庄村民耿富民告诉记者,听老人说,刚解放那阵子,村里就有宣传队,排演过《小二黑结婚》,就在老戏台上演。这个戏在村里排演过好些年,那时候,村里的男女小青年不兴自由搞对象,要是自己搞了就叫自由“乱”爱。可是,戏里都自由了,演戏的演员就学上了,当年村里的美人儿王桂仙演小芹,赵成祥拉胡琴,演来演去,拉来拉去,这俩人就自由上了,后来真就结了婚,这不,现在人家老两口儿还过的好好的。
“不光他俩,还有王凌祥和王翠英,也是演‘小二黑’自由‘乱’爱上的。”耿录补充道。
现在这两对儿自由恋爱的有情人都是70多岁的老人了,幸福地生活在八里庄村。泥地里“热”看“亲嘴”戏
“那时候看电影就是那几部,像《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红灯记》、《龙江颂》等。虽然都看过好多遍了,可是放起来看的人还是挤破头,几个村串着看。”耿录说。
“早听说过《一江春水向东流》好看,但是那个片子过去是禁放的,”耿富民说,“后来解禁了,我们村来电影队放这个片子,那天这里下过雨,全是烂泥,看的人多极了,挤得人都透不过气,电影上一出现那亲嘴的镜头,全场都安静下来,观众都不好意思了,看得人都脸红,可还是想看。”黑白电视当电影看
20年多前,八里庄村有了一台17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那可是个新鲜物件。就在老戏台上放,大队安排了一个人专门负责播放。全村人吃完晚饭都跑来看,有些人家连碗都来不及洗,为了占个地儿。
“那时候电视也没几个台,刘兰芳在电视里讲《杨家将》,后来演《陈真传》,看得大家那叫一个高兴,电视上都出‘再见’了,还不回家,怕又开始演,看完上一集,就等着明天的下一集,期待一整天。”耿富民说。链接青岛农民拍电视剧
2005年9月,青岛胶南黄土庄村农民王新全,以家乡美丽的藏马山传说为素材,走访各方面专家,与上初中的女儿奋战四昼夜,写出剧本《藏马山传奇》。在当地找了二三十名演员,一家四口齐上阵,大女儿当摄影师,小女儿和妻子当演员。两个月后,电视剧《藏马山传奇》制作完成,通过网络免费播放,还刻了500个光盘免费赠送。河南农民自拍贺岁片
2005年年初,河南省许昌兴源铺村一群农民,依据本村发生在抗日时期的真实故事,自编、自导、自演、自拍了一部60分钟的“贺岁片”《鬼子进村》。该村50岁的村民赵兰卿既是该片的总导演,也是编剧之一。道具除日本军装和步枪是购买和仿制的外,其它都是村民自己动手制作的。辽宁农民拍DV
2004年11月,42岁的沈阳于洪区农民夏杰,和辽中县农民田吉顺、陈士军拍摄的30分钟DV剧《生活就是这样美》,参加央视DV大赛。该片最终虽没获奖,但反而激发了三人更大的野心。“还要拍,陈士军继续当编剧,小田还干剧务。我继续干导演、摄像。”夏杰说。据了解,三人拍摄的农民演农民的家庭喜剧《笑话大全》已拍完。“准备拿到电视台去卖,我们拍影视剧就是想让普通农民通过挖掘成为赵本山一样的大家。”
网络编辑:张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