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百舸争流。何时最能显出英雄本色?不在风正帆悬顺流而下,而在风高浪急逆水行舟。
长江边上的南钢就是这样的力争上游者。2005年,面对4、5月份开始的国内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和全行业整体效益急剧下滑局面,南钢上下团结一心,沉着应对,打响一场轰轰烈烈的“求生存、谋发展、保效益”攻坚战。 在国内同行近80%%相继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南钢仍然一直保持月月盈利,全年实现利税19.7亿元,其中利润达到10.5亿元。
创新出效益:南钢钢材托起“首都第一高楼”
“干钢铁准能赚钱,卖钢材准能盈利”,这一情景从去年春夏之交起成了过去时。南钢董事长肖同友引导大家辩证认识形势:我们现在只有抗御七八级风浪的能力,如果这次下定决心顶过去,那就能把抗御能力提高到十级乃至十二级。
变罕见的市场压力为难得的发展机遇,南钢全力实施产品结构调整,高端新品的研发和生产速度快于以往任何一年。北京银泰中心,由一栋249.9米塔楼和两栋186米高楼组成,被称为“首都第一高楼”。由于对所用钢材要求极高,最早接单的国内某大型钢厂迟迟未开发出来,而南钢去年4月签下合约,5月里就把首批1500吨产品发往北京。结果,这座高楼所用1.8万吨钢结构中,1/3钢材发自南钢。
去年,南钢先后开发出了管线钢、高层建筑用钢、桥梁用钢板、中高压管坯钢、合金焊线钢等8大类50个新钢种,其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双高”产品比例达55%%,品种材产量达到22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51.4%%,创比较效益4.1亿元。南钢产品相继“亮相”于众多国家重点工程,其中有广东输油输气管道项目,有国家大剧院,有中央电视台新台址,还有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海上4000吨浮吊。尤其是仅用不到半年时间开发出的X65、X70、X80管线钢,已批量出口韩国和加拿大等地。
挖潜出效益:“负能炼钢”不再是遥远的梦
“形势不允许我们按正常程序往前走。走不行,跑也不行,必须要飞起来。”总经理杨思明几个月前在公司挖潜增益会议上讲的这句话,直到今天,仍然不时被南钢员工提起。
瞄准国际国内一流技术经济指标,南钢的生产水平“飞”起来了。作为建成投产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拥有六项“世界第一”的中厚板卷生产线,既提前实现了转炉、轧机的达产,又开发出了管线钢、高建钢、风塔用钢等高端产品,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区很快支撑起了公司效益的半壁江山。南钢老区炼钢厂3座35吨转炉两次创造了月产20万吨以上的新纪录,中板厂2米2中板轧机连续4个月创造了月产10万吨以上的好水平。公司全年产钢438.98万吨,产铁371.56万吨,轧材460.0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了33.11%%、48.91%%和24.89%%,共实现销售收入174亿元,比上年增长31%%。
南钢的降本水平也“飞”起来了。就在记者去年年底前往采访的前几天,在这里的新区,中厚板卷厂120吨二号大转炉煤气回收项目首次热试获得成功,5炉回收总量达4345Nm3,这标志着,几代南钢人的“负能炼钢”之梦不久就会成为现实。通过全流程、高起点地细化措施,去年全公司实现降本3.7亿元,其中工序降本2.6亿元,“干毛巾拧水”拧出了新水平。管理出效益:“丢单事件”大讨论带来新变化
2005年夏季,一张3000余吨船板订单送上门来未能抓住,客户由南钢转而投向外地钢厂。数量虽不大,事情又仅仅发生在个别部门,但对南钢领导层触动很大。肖同友董事长迅速作出反应,要求在全公司开展“我看丢单事件”大讨论,就事论理,推动从员工观念到公司机制向现代企业的进一步转轨。
作为南京市国企改制的典范,南钢大力推进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加快建立新的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初步构建起一个高效的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体系,构建起企业国际化战略通道。针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大营销”体制以及与之配套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得以建立完善,直销的比例、按订单组织生产的比例明显提高。精简机构、优化流程又有新动作,这里撤销关停了薄板厂,合并了小型厂、烧结厂,同时调整设立了新型工业化取向的信息中心、能源中心和新产品研发推广中心。
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南钢做到培养和引进两条腿走路,在炉卷轧机、大转炉、精炼炉及设备自动控制等关键岗位,去年引进了一批顶尖人才包括外籍专家,南钢自己新培养的99名工人技师已通过省市劳动部门审核认可。通过企业发展,南钢在岗员工2005年人均年收入达到3.8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在全国28个产钢300万吨以上的企业中排名第5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