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城市是交响乐,那色彩就是音符。我国第一个“多维度城市建筑色彩控制规划”———南京仙林新市区建筑色彩引导规划,昨天通过专家评审。这也意味着今后南京房屋的颜色只能按照规划来选择。据了解,该项规划是南京市规划局委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杰教授编制的,从主色调选择上主要以自然绿色为主。
仙林公共建筑色彩单调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杰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在前期的调研时发现,仙林地区为南京市东部新发展市区,现有建成区尚不完整,公共建筑色彩较为单调,而且偏白的墙面色彩与山体环境色彩协调不好,住宅建筑色彩种类多,彼此之间缺乏相互照顾,并且部分建筑色彩过于艳丽,与周围环境协调不够。
从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看,有些位于山体背景前的建筑色彩过于鲜艳,而位于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建筑,使用色彩的方法与范围缺乏区分。建筑在色彩的选择上对自身周边环境的照顾不足,对山体、绿化等自然色彩构成因素的综合考虑比较欠缺,导致整体城市色彩景观缺乏组织。
自然绿为仙林城市主色调
在专家评审会上,专家普遍认为,城市色彩规划不仅仅从色彩景观学的理论和原则出发来确定城市色彩的使用与搭配,更将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对于城市现有公共空间和场所进行归纳和提炼,尽量避免单纯、机械的建筑色彩安排,突出仙林地区在城市空间上的结构与特色。
按照色彩规划设计,对于高层建筑色彩而言,规划提出将对其色彩进行最为严格的控制,高层建筑所在地的地块,全部划定为首要色彩控制区。对于低层建筑均在3层以下,建筑色彩的控制可以相对放宽一些。根据这个色彩规划,仙林地区4层以上的建筑物将以暖灰色调的浅色系为主,4层以下的低层建筑则可以结合绿树选择相对鲜亮的颜色。
张杰教授告诉记者,仙林地区山比较多,南京市又有爬山的习惯,如果屋顶不进行严格的色彩控制,站在山上俯视非常难看。对于低层建筑来讲,由于房体不高,树木几乎可以将其遮掩,所以在色彩方面基本不作什么要求。
老城环境改造将考虑色彩
记者采访了解到,通过此次规划研究,今后南京在老城内进行环境整治时将充分考虑到色彩问题。南京目前的城市颜色,住宅是最丰富,也是最“跳”的,而这基本上由开发商说了算,用他们的行话来说:用色大胆,设计前卫。
从开发商角度来讲,一般只从自己的建筑是否鲜艳醒目角度来考虑,几乎没有或者较少从环境的整体和谐方面考虑。此外,现在的住宅小区在规划设计审批时,几乎就没有建筑立面色彩的指导性意见或规范,如果不尽早进行城市住宅色彩规划,色彩过于杂乱,城市很可能会变成一个大花脸。
此次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帮助编制仙林地区的建筑色彩控制引导规划,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工作,对现有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分析,总结出他们对建筑色彩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明确的建筑色彩控制体系,避免生硬的指定建筑色彩。(王宏斌)
新闻链接
所谓城市建筑“色彩规划”,
就是从色彩景观学的理论出发,对城市色彩的使用和搭配进行规划。2005年,武汉、哈尔滨在我国首先进行了“城市建筑色彩控制平面规划”。而此次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编制的建筑色彩引导规划则首次从立体和三维的角度出发,充分迎合南京仙林地区山体、绿化、水面等自然特征,在以自然绿色为主的城市主色调中,形成建筑色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