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有话对党报说鱼塘里的鱼养不大 菜地的产量都很低翔安区环保局:工厂环保设备可能老化,将前去调查一直在往外冒黑烟的烟囱和车间。
陈先生来电:翔安新圩镇云头村村口有个炼铅的加工厂,排出的废气严重污染了村里的生态环境,村民们的意见都很大,希望有关部门赶快督促工厂进行整改。
调查附记:昨日上午,记者一到云头村,就被村民们给团团围住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倒着“苦水”。村民陈先生说,工厂烟囱排出的烟尘很大,烟雾弥漫到附近田地里,在地里干活的人都很难行走。承包鱼池的养殖户陈先生说,他的鱼池就在加工厂的西面,自从2000年承包鱼池后,就从未养殖成功过。他先是养南美白对虾,可过了不久虾就死了,于是,他改养鱼,养了两年,鱼都长不大,每尾鱼都不到1斤重。开始时,他怀疑是池水或是饲料受了污染,但拿去化验却都没有问题。仔细观察后他发现,这个加工厂每天都会排出气体,尤其在添加配料时,烟囱冒出五颜六色的烟,而且烟尘很大,人站在鱼池边都被呛得喘不过气来,因此,他认为鱼长不大的“罪魁祸首”就是加工厂排出的烟尘。他还举例说,工厂周围的40多亩菜地产量都很低,平均产量只有正常菜地的一半。
记者在村民的指引下走进了那家炼铅厂,只见车间上的烟囱冒着黑色的浓烟,车间的窗户间隙都在冒烟,整个车间都被弥漫着的浓烟所包围,连入口在哪都看不清,记者只好往浓烟中走去,越走烟雾越浓,也越呛喉。穿过浓烟,记者在北面找到了入口,走进车间后,只见里面也是一片浓烟,工人们都戴着口罩,有的正往锅炉中添加铅粉,有的正在搬着刚出炉的重铅块。记者问工人,生产中的废水往哪排?工人们说从下水道。而下水道又排到哪,工人都摇头表示不知道。记者随后从车间外的下水道看到,里面废水中都是粘乎乎、脏兮兮的废渣。
记者在工厂办公室看到了营业执照,公司人员说,他们的总部在江苏,主要业务是回收各种废旧蓄电池进行再生铅的加工,因公司负责人不在,无法提供环保的相关批文。只好请他们转告负责人与记者联系。当日下午,该公司陈经理赶到报社,出示了同安环保局2002年出具的同意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意见的批文,同时还出示了由同安环境监测站于2004年11月做出的环保设施正常运行的监测报告。根据这两个文件,该厂对环境的污染都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陈经理解释说,昨日上午车间冒浓烟的原因是车间中的一个烟囱堵了,现在已经修好了。他还说,车间里排出的废气都是经过除尘、脱硫处理的,因此,排出的废气都是达标的。
记者随后联系了翔安区环保局的相关负责人,他表示,2004年对该公司的环境监测报告是达标的,但是过了一年多,环保设备也可能出现老化。他表示,他们将再次到该公司调查。
记者再次联系了陈经理,他表示,将改进工艺流程,尽量少排废气,减少对周边村民的生活的影响,他还表示,他们已经选好了新的厂址,过年后,他们将搬到一个远离居民区的工业区内。
本报记者 陈心晖(来源:厦门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