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静)新年伊始,经评审委员会的认真评审和科学认定,文化部办公厅日前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我省有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列其中,包括省文化厅直接申报的西安鼓乐、秦腔、黄帝陵祭典以及西安市申报的蓝田普化水会音乐。
据悉,从建国初到现在,我国已公布了6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次是首批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公示30天后将由国务院正式命名。据西安市文化局社文处处长李智介绍,此次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一次非常重要的难得机遇,全国各省区市都在不遗余力地做好申报工作。参加申报的意义在于对本地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一次大的摸底排序,可以反映一地非物质文化资源的藏量情况;可以体现一地文化部门的工作水平、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每个申报成功的项目可以争取到中央财政五年的保护资金,便于今后的保护开发。
李处长介绍,西安民间文化藏量相当丰富,有些甚至在中华民族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但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原始生态保留有限,不及宝鸡、渭南、延安、榆林等几个城市,致使大量项目消失。经过两个月的紧张筹备,我市选择了北张村中国古造纸术、骊山女娲风俗、蓝田玉雕工艺、豆村大蜡等七个项目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同时选择了孙家皮影、关中道情、鱼化泥哨等七个项目申请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最终,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榜上有名,其他没有申报成功的项目将参加第二批、第三批的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