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楼林立体现经济发展,公园绿地让生活更舒适,广州建设适宜创业发展和适宜生活居住的城市让老百姓真正受益。周馨摄
文/本报记者关雅文、李婧、杨进
在中国城市的“年龄榜”上,广州排在北京西安之后,位居前列。历史悠久是荣耀,也是负担———想当年,广州市区布局局促,工业区与生活区混杂;机动车尾气严重污染城市的空气,天空罕见蓝色;全市913公里长的231条河涌,被广州人唤为“臭涌”,治理它们比建同样长度的道路还困难。“广州高楼大厦够气派,但街上和我们县城差不多,又脏又乱。”10多年前到过广州的湖北人刘兵,这样形容当时的情形。
曾经,广州城市的发展目标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在经济与环保之间如何博弈,才使社会可持续发展?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中,如何找到契合点,才能构建起和谐社会?这些都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广州要实现全面现代化,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至关重要;要实现张德江书记对广州定位的要求,广州就要不断优化适宜创业发展和适宜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
经济要高效环境要舒适
从1996年起,广州就提出“建设高效舒适的城市环境”。其中,“高效”着眼的是工作环境,“舒适”侧重的是生活环境。8年来,广州一直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发展思路。1999年市委、市政府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并在2000年将其列入“十五”计划。2003年,市委又提出了六条有广州特色的发展新思路,其中之一就是推动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优化发展。2005年,又把城市发展实现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承载能力写入了广州“十一五”规划。
森林围城城在林中
广州大张旗鼓地开始了营造“两个适宜”的城市实践。经济的发展令财政宽松了,“十五”期间,广州投入了800亿元改善环境。体现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的一大手笔就是广州要建集山、城、水、田、海于一体的生态都市,构筑“区域生态环廊”、“三纵四横”的生态主廊道,形成“山水中的城市,城市中的山水”,构建一体化城乡生态安全格局。
广州,北部有成片的山林地区,中部是平原城市化地区,珠江横贯而过,东南部有广阔的水网农田和海域地区,负山、通海、卧田成为广州城市发展的最基本生态特征。通过“中变”的上百个项目,可以觅到这样一道轨迹:广州市突破了以往“云山珠水”的格局,突破了3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格局,放眼7000平方公里的大广州,形成了“山城水田海”的新格局。
与此同时,体现执政为民的“蓝天碧水、青山绿地”民心工程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臭涌边紧闭20年的居民住宅窗户打开了;两年绿化了50个人民公园;绿地“氧吧”就在家门口;全市45座人行天桥成为城市空中花廊。
去年,广州基本形成了以中心区城市公园、绿化广场、居住区绿化、路网绿化、立体绿化等为“内圈”;以白云山、万亩果园保护区以及近郊森林公园、防护林为“中圈”;以远郊的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为“外圈”的生态布局。广州市绿化覆盖率达35%,比10年前增加11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10.34平方米,增加1.2倍。
广州“森林围城、城在林中”的构想正在逐步实现,一道具有广州特色的“林带+林区+园林”的城市生态新体系正在形成。
作为特大城市的广州,又接连提出难度极大的“三创”———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国家卫生城市、创全国文明城市,意欲率先实现特大城市零的突破。这不仅仅是决心,更源自广州的信心与自豪。
去年截至11月30日,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占总天数92.2%,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7.1个百分点;去年二氧化硫浓度比上年同期下降30.7%,降尘量下降3.9%,二氧化氮下降7.0%,一氧化碳下降7.0%,可吸入颗粒物下降10.5%。
“十五”期间,广州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并在特大城市的环境建设中闯出一条新路。2002年11月4日,广州捧得“迪拜改善国际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奖杯,这个奖杯是联合国为表彰广州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作出的努力而颁发的。联合国人居署专家陈晓丽说:“广州市的示范作用在于:它不是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来解决广州市面临的交通问题,而是从各方面综合性地采取措施;也不是只制定方案,而是政府、全体市民都努力去实施,花钱不多,效果很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改善人居环境、投资环境,变化之大、之快是广州获奖的突出原因。”
城市活力迸发老广州更迷人
曾经,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因为便利的交通、丰富的夜生活和兴旺的商贸活动,被中东和欧洲等地的商人视作东方最迷人的城市之一。“迷人”不仅仅是指干净整洁的市容道路,更包含城市凝聚的人气与迸射的活力。
持续多年优化“两个适宜”的城市环境,不仅使广州这座古老的城市重新焕发迷人的光彩,而且城市与人也更具活力。来自韩国成均馆大学建筑系的李胜馥教授说:“我是第一次来广州,广州给我的第一印象十分特别,建筑十分好看,珠江两岸也非常漂亮,对旅游者很有吸引力。”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与人口研究所所长郑梓桢也说道:“我认为广州人没有仇富心理,尊重个人生活隐私,社会观念的现代化程度较高;广州人好客,对各种文化、各种信仰有很强的包容性;广州人比较实在,对待人才注重能力,不计较学历和个人历史,这样的环境有利于人才冒尖。”
“新移民”为广州自豪骄傲
黄福高,来自湖南郴州的年轻人,4年前移居广州。他在近日发表在报纸上的《我的终点站广州》一文中写到:“我喜欢这座城市,她面向大海,成熟而开放,到处充满了生活的色彩。她永远是车水马龙,永远有蠕动的人流,永远亮如白昼。大气磅礴、长夜不眠、火树银花,绿得醉人……是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基本特征。虽然她不是生我的故乡,但我一直将她当作我一生奋斗中的一道故地、一种诠释与述说……”
何为和谐社会?黄福高等人的经历与叙述告诉我们,当一座城市的居民都为自己生活居住的这座城市而自豪骄傲的时候,“和谐”距离我们一定很近!(来源:广州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