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本报记者 金淼 王静 马晓雪 袁红颖 杨艳
昨天晚上,随着第22届冰雪节大幕火爆开启,冰城哈尔滨变成了欢乐海洋!街头流光溢彩的冰景与五光十色的彩灯交相辉映,脸上洋溢着笑容的市民,纷纷自发走出家门庆祝节日,赏冰景、观彩灯、逛商场、进行冰上运动……晶莹、闪烁的冰景传递着喜悦和热情,几十万盏彩灯将城市点缀得美轮美奂,展示着哈尔滨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冰雪魅力。冰雪节之夜,哈尔滨处处充满了节日的喜庆祥和。
满街火树银花
全城流光溢彩
冰雪节的夜晚,哈尔滨前所未有地亮了起来,街路、广场处处是灯与光的世界:三大动力路、公滨路、中山路、友谊路、巴黎广场、高丽广场……雪花灯、中国结、满天星等各色彩灯拼出一幅幅喜庆、灵动的画面。
在道里区,整条哈药路的半空中都闪烁着“满天星”,原来,该路段360棵行道树棵棵都身披“满天星”彩灯,让整条路段显得流光溢彩。而友谊路则为迎接冰雪节首次挂上了“雪花灯”,沿路所有180根电线杆身披“雪花”,告诉人们冰雪节的到来。
道里区城管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冰雪节,道里区的灯饰较以往增加了60%,除了纯粹的亮化功能外,还构思精巧,注重特色和美感,希望带给市民不一样的节日感受。
近20平方公里的香坊西部城区成了万盏彩灯竞相绽放的“不夜城”:珠江路、菜艺街、公滨路三条街路呈“工”字形构造,设计人员在此特别配以多种灯饰艺术的组合,形成了夜间灯饰景观廊道;珠江路上,连续的5座彩虹门和60个杆体灯饰小品组合成的立体、通透式彩色回廊耀眼于街路两侧;在菜艺街口,闪烁的“餐饮一条街”上10个闪耀单立柱灯饰和30个灯饰小品引导着人们前去寻找美食……记者看到,许多市民都携亲伴友,在明档里挑选五颜六色搭配的菜品,选着水箱里活蹦乱跳的海鲜,或品尝着韩国烧烤,或围坐在桌前吃热气腾腾的火锅……
顾客熙熙攘攘商场延时闭店
昨晚,带着冰雪节开幕的快乐心情,很多市民和外地游客尽情逛街、休闲。松雷商厦、远大购物中心、百盛购物中心、新世界百货都迎来了晚间的客流高峰。18时许,南岗松雷商厦仍然客流不断。在女鞋专区,六七个外地游客正在挑选棉鞋。来自广东的王女士高兴地说:“我们今晚要去看冰灯,明天还要去滑雪,但鞋太薄了,得赶紧买一双厚的才能尽情玩。”19时许,在百盛购物中心,很多市民吃过晚饭后轻松地在店内选购。服装、鞋帽、化妆品专区,顾客更是熙熙攘攘。21时30分许,仍然不断有顾客走进远大购物中心。购物中心内一派热热闹闹的场面,很多顾客都手里拿着钱在收银台前排队等候交款。据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为了配合冰雪节开幕,该中心昨日特别将闭店时间从21时延时到22时,以方便广大顾客购物。
采访中,很多外地游客都感慨地说:“哈尔滨变化确实很大,早年哈尔滨的商店晚上关门都很早,冰雪节期间想逛街就得白天抓紧时间。可现在,几乎所有大商店都关门很晚,我们可以白天滑雪、游玩,晚上逛街。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哈尔滨现代大都市的风范。”
市民走出家门
饱览节日夜景
变幻多端的灯饰景观和色彩斑斓的街头冰景与冬夜的冰雪和楼房交相辉映着,平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冰雪节遍布城中的处处美景让冰城人看花了眼,很多早已见惯冰城冬夜的市民兴奋地带着照相机、摄像机专门到各个灯饰和冰景前留影。
晚上21时多,61岁的常守安和老伴站在友谊路的人行道上,指挥着儿子要把这一串串“雪花灯”全照进去。他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天放假,一家人吃完团圆饭儿子就开车把大家拉出来了,道里、道外、南岗、香坊转了个遍,看到漂亮的街景就下车照相,出来一个多小时已经照了40来张了,可还是没看够。
动力区幸福社区的18户居民共30余人,昨晚相约一起到动力广场附近欣赏街景。晚上19时,他们来到了动力广场,边走边热烈地讨论着。大家兴奋地说,以往冰雪节时动力区从未针对这个节日布置过街头灯饰,今年有关部门给大家带来了浓浓的节日气氛,他们作为老居民又怎么能错过?当一群人来到哈平路,近百个塑料红色中国结灯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挂在路灯两侧的中国结串灯高3.2米,每串上有四个中国结,每个都有80厘米大,整条街上都红彤彤的。居民们感叹:从没见过这么美的冰城之夜。
住在宣化小区的市民刘玉庆因为单位离家较远,入冬后都是打车上班,而这两天,他特意改乘了公交车。他说,坐8路车一路上很享受,因为满街都是迷人的色彩,让回家的路变短了。以后,他每天都打算坐公交车回家。这些流光溢彩的美景也让很多身处户外的年轻市民迷恋,昨夜的街头随处可见高举手机拍照的人,手机拍照这项功能在冰雪节的夜晚大显身手。
彩灯寓意吉祥祝福瑞雪丰年
为迎接冰雪节,香坊区斥资465万元,历时一个月,由325名工匠夜以继日地建设施工,将全区主要路段、广场和高架桥装点一新,是有史以来投资最大、数量最多、影响面最广的灯饰亮化工程。公滨路高架桥上下数千盏彩灯齐亮,这是该桥路段自建成5年以来首次全面亮化、彩化。100个桥柱外环绕的灯箱同时点亮,经过的人们犹如置身于万花筒中。
昨晚,道外区大新街成了灯的海洋,道外区自主设计了一批有特点的灯饰,让市民大开眼界。从跨线桥到二十道街路段,每棵树上都挂着醒目的“圣诞钟声”彩灯,140多个“钟”在风中轻轻摇摆,行人仿佛听到一串串悦耳的铃声。路两旁的170多个路灯杆,每个路灯杆上都挂着一盏“舞鱼闹春”灯。春字灯框内镶嵌着一个鲤鱼灯,寓意年年有余。
维也纳广场周围170多棵树上都披挂上了特别设计的点光源彩灯,每棵树的树枝上点缀了160多个红、白点光源小灯,远远望去,好像树枝上覆盖着白雪和红果,十分好看。一些路过的市民,纷纷驻足观望,并赞扬该灯“瑞雪丰年”的寓意。
冰景又多又美规模历年之最
昨晚走上街头的市民发现,美丽的冰景随处可见,全市街路上的冰景数量比往年多出20%。数量之多、做工之细都是近年来所没有的。道外区北环路十八道街“道台府”附近主题为“寻冰城世纪之根,扬百年商埠之魂”的冰景区吸引了大量的市民,该景区共分为“百年回眸”、“名号掠影”和“民俗风情”三个部分。19时许,记者看到很多市民在“百年回眸”部分的“百年文化墙”下认真地浏览着反映哈尔滨百年历史的手工画卷。不少市民兴奋地在“名号掠影”中的“老鼎丰”、“同济”商号模型前面留影。栩栩如生的“拉洋片”、“剃头匠”、“抽烟袋的大姑娘”则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目光,他们饶有兴趣地“研究”着这些陌生的形象,对这些充满文化味道的冰雕、冰灯赞不绝口。
道外区城管局王漫副局长介绍,该区冰景规模、投入、精度全部创历史之最,都是自主设计,力求突出传统文化,让这个冰雪节过得更有文化味。
动力区往年冰雪节没有什么冰景,而今年该区首次投资百余万元,提前三个月聘请专业设计人员,五易其稿,制作了总共1500立方米的五处冰景园区。动力广场上一个4米高的宝鼎,绿色的彩灯、射灯把宝鼎照射得像个晶莹剔透的绿翡翠,宝鼎雕刻精细无比,观赏的市民一边观看一边啧啧称奇。和兴路上立起了一个3米多高的福娃欢欢,欢欢的头上“燃”着喜庆的奥运圣火,附近的居民纷纷来到欢欢旁边合影留念。由于合影的市民太多,十余个市民不得不站在旁边排队等候。
免费冰雪乐园老幼忘情嬉戏
昨晚,节日中的道外维也纳广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广场上约5000多平方米的免费冰雪游乐园内,市民们在冰雪中尽情地嬉戏。孩子们三五成群地抽冰尜,年轻人则兴致盎然地玩起“冰上保龄球”。冰滑梯、冰场上,更是笑声不断,很多市民一家三口投入地玩耍。采访中,市民们纷纷表示“玩得过瘾”。
入夜后的道里区中心冰场仍陆续有市民在吃过晚饭后赶来,灯光强劲的射灯将整个冰场照得透亮。在外圈的跑道处,七八位速滑高手正在你追我赶,其中还有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虽然年纪小,但谁也别想将他落下。带孩子来滑冰的市民周先生说,早就答应孩子冰雪节这天带他来滑冰,他都盼了好几天了。他还在网上向外地小网友们介绍:冰城到处都是不花钱的冰场,欢迎他们都来玩。
家住大庆四道街的居民张继伟说:“以前的冰雪节也就是看看冰灯,现在的冰雪节真成了我们老百姓的节日了,看、吃、玩啥都有,这冰雪节比元旦都热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