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供两个弟弟上学、照顾残疾爷爷,17岁的她毅然放弃了复读的机会,当上了一名临时工。12年后,29岁的她凭着惊人的毅力,如愿以偿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
迟到大学12年
执着女生感动校园
本报记者吉晶晶 陈俊旺 通讯员何志武 大学生记者翁炫 熊娟
29岁大一女生
一举感动大学校园
2005年12月30日晚,长江职业学院“2005年度感动校园十大魅力大学生”颁奖晚会现场。 主持人宣布:经济管理学院会电5班大一女生马建荣名列榜首。
话音刚落,台下掌声雷动。迎着在场学生惊讶和敬佩的眼神,29岁的“马大姐”走上颁奖台。
主持人问她:“为什么时隔十多年,你仍选择回到校园?”
马建荣言语质朴,带着浓重的乡音:“大学生活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一是因为现在弟弟们都上班了,家里条件好了,我有了读书的机会。另一个原因是,打工经历告诉我,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为弟弟放弃复读
17岁少女当油印工
马建荣是随州曾都区人。1993年,17岁的马建荣参加高考,成绩不理想。她很想复读一年,但家庭状况让她顾虑重重: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是当教师的父亲每月300元的工资,母亲没有工作,大弟弟马建中读高二、小弟弟马建成读初二,双目失明的跛腿爷爷需要人照顾……左思右想,马建荣决定:回家打工,攒钱供弟弟读书。
从此,马建荣在父亲马大明任教的曾都一中做临时工——油印学生试卷,开始每月工资只有60多元;2001年起,她兼职做保洁,每天打扫学校清洁,所有收入,她都悉数交给父母。多年来,她很少买新衣服,上班、上街,总是一身粗布工作服。
1994年,母亲被安排进学校食堂工作,照顾爷爷的担子,全落到马建荣身上。每天下班,她就赶回家做饭,天热了要帮爷爷擦洗身子,天冷了要给爷爷端洗脚水……直到2002年,爷爷去世。
求学梦不灭
四年自考屡败屡战
1994年、1997年,两个弟弟分别考上襄樊学院、北京工商大学。马建荣心里隐隐有些失落:自己也想进大学呀!
1994年,马建荣报考了高自考中文专业。每年考两次,12门课程她开始一门一门攻坚。在考过三门课程后,数学让她“卡了壳”:连考5次都没过,最差的一次只考了14分。1998年,马建荣无奈放弃自考。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不少热心人给她介绍男友,但马建荣不甘如此定终身。“难道就这样嫁为人妇,每天重复打扫校园的机械劳动?”
带着对知识的渴望,马建荣抽时间到书城看书,买不起,她便做一些摘抄;每次印刷试卷,她也忍不住多瞄上两眼,在心里琢磨、演算……
1998年暑假,马建荣到北京看望小弟马建成,住在北京工商大学。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走进大学校园。
“走在校园里,每大学生脸上都带着笑容……”马建荣在学校住了半个月,真有点舍不得走。
弟弟学有所成
全家鼓励她再考大学
2001年7月,小弟大学毕业,进入深圳某集团工作。临行前,他亲昵地搂了一下姐姐的肩膀说:“姐,你应该改变一下自己……”
马建荣说,小弟刚参加工作,一个月就挣6000多元,加上年终奖励,平均月薪能抵她两年的收入。“还是多读书好呀,学问高挣钱又多,生活质量完全不同。”
马建荣又动了考大学的念头。可一想到数学,就有点望而却步。况且,功课丢了这么些年,还能通过高考吗?
一次,她无意中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当你不能改变环境时,只能改变自己。”这深深地触动了她,也坚定了她重考大学的信念。
2004年9月,校园里的阳光格外灿烂。看着又一批入学新生,马建荣暗自决定:参加2005年高考。
得知女儿要高考,父亲送来高中课本;母亲包揽了所有家务;小弟弟更是承诺:“只要姐姐考上大学,学费我来出!”
不耻“下问”
小纸条求教高三生
在复习备考近一年的时间里,马建荣从未在教室上过一堂课。每天早上6点,她起床背英语单词,吃过晚饭,就趴在桌前解数学题,直到深夜。
自学过程中遇难题,她会抄在小纸条上揣进口袋,瞅准工作间隙,向高三学生求教。
马建荣笑着说,那些孩子都蛮热心,他们解不出来,还会找更厉害的同学。被“缠”的次数多了,他们就好奇地问:你是不是也要参加高考呀?
2005年高考,马建荣得了325分,高出专科录取线65分。在小弟的建议下,她填报了长江职业学院。
“收到录取通知书,我觉得自己很幸运!”马建荣说,小弟要掏钱供她读书,父亲也坚持为女儿尽责,他俩争着为学费买单。最后,还是父亲承担了这笔不菲的费用。
大学梦圆
初入校园格格不入
2005年9月,马建荣如愿走进大学校园。看到同窗都是十七八岁的新新人类,她觉得有些自卑,刚进校的那段日子,她总爱低着头,怕被同学讥笑。
军训期间,她不停地被教官叫出队列揪错:齐步走、正步走、原地踏步走……别扭的步伐、僵硬的姿势惹来一阵阵哄笑。
马建荣很想把动作做到位,可手脚总是不协调。她只得跟教官解释:“我已十多年没上过体育课,很多动作没练过……”教官得知她的经历,十分佩服,还亲切地喊她“大姐”。
正式分班的第一天,马建荣坐在一群“大孩子”中间,显得格外惹眼。有些同学觉得很奇怪,私下议论:“那是谁的家长,怎么还没走?”、“为什么家长也来听课?”、“究竟是家长还是老师?”……
总坐第一排
“马大姐”成提问代表
无论上什么课,马建荣都坐第一排。
“同学们不愿坐老师眼皮底下,但我觉得这儿看得仔细,听得清楚。”她每天总是第一个出寝室晨读,晚自习后总要再多学一个多小时。
与同班同学相比,马建荣的数学还不错。同学付丽说,不懂的数学题,总找马大姐请教,她每次都耐心解答。上课时,同学们有问题不敢问老师,马建荣便大方站起来,代表大家提问。
每天打扫寝室的任务,马建荣都包揽了。在她眼里,5个室友都是小妹妹,谈起她们,她会亲昵地说:“这些孩子……”
马建荣生活很节俭。其他同学一个月的生活费都是五六百元,她每月生活费只有300元,一顿饭只花1.9元。她说:“一块五的菜,四角钱的米饭。吃得很不错!”
半年来,马建荣只上街逛过两次:一次是游汉口江滩,一次是绕东湖走了一圈,都是免门票的。
父亲马大明说,女儿29岁读大学,了却了她的心愿。弟弟马建成说:姐姐一直很上进、很坚强,我很佩服她,相信她的明天会更好。
《楚天都市报》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