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第二炮兵某通信团新兵连新训骨干从细微处入手关心爱护新战士,坚持以情带兵、文明带兵、依法带兵,使新战士充分感受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瞧,班长王璐和老兵正在为沈丽媛等新战士泡脚。石子强摄
“就像做梦一样”。许多新战士谈到入伍后的感受时这样对记者说。的确,新兵的生活和入伍前有着太多的不同,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中训练、生活,新战友最需要什么?最盼望什么?元旦前夕,记者来到北京军区某通信团新兵营,通过问卷、座谈、一对一聊天等形式就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调查。
我最盼望出成绩、受表扬
庄学云入伍前是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二中的高中物理教师,已有两年教学经验。“我当老师时不太喜欢表扬学生,现在自己成了‘学生’,才知道表扬、鼓励对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有多么重要。”庄学云深有感触地说,“记得入伍后第一次完成3公里长跑,累得连楼都上不去了,这时排长走过来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大声说了3个字‘好样的’,我马上就不觉得累了。”庄学云打算服役期满后回校继续当老师,当兵只是为了锻炼自己,“学校的同事和学生都在看着我呢,我最盼望的就是训练取得好成绩,多得点荣誉,让他们为我骄傲。”
征得团领导同意后,我们在新兵中进行了“你现在最盼望什么”的问卷调查,绝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早日成为一名合格军人”、“出成绩、受表扬”等。新兵营教导员董江海介绍说,现在的新战士自我表现欲强,渴望受到上级的认可和表扬,这份问卷反映了他们的真实想法。
黑龙江籍新战士梁多多告诉记者:“我们村十来个人报名参军,最后只有我一个实现了当兵的梦想。出发前一天,我家办了几桌酒席,亲戚朋友们一个劲儿夸我,把我爹娘高兴坏了。送我上火车时,他们再三跟我说,到了部队一定要干出成绩来,不能辜负他们的希望。”
希望班长骨干对我好一点
大部分新战士把“希望班长骨干对我好一点”列为第二大需求。说起这个话题,座谈会上几名来自不同班排的新兵不禁争了起来,抢着说自己的班长是最好的。
来自福建泉州地区的新战士郭惠文从小失去了父母,来部队前有人告诉他:“千万要和班长搞好关系,否则,挨骂挨罚不说,还可能挨打。”刚来那两天,郭惠文见了班长很小心,像受惊的兔子一样时刻支棱着耳朵。可是,几天下来,班长不但没有打骂他们,还经常半夜起来给他们掖被子。夸完自己的班长,郭惠文低下头说了一句:“爸妈死了以后,还没有谁对我这么好过。”
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一个问题:“到部队后最难忘的是什么?”出乎意料的是,近30%的新战士回答:最难忘班长教唱《军中绿花》,陪我们一起哭。整天板着脸的带兵人最不受欢迎,在“你喜欢什么样的班长”问卷中,新战士都希望班长能够多一些笑脸,和大家多一些情感交流。
福建籍新战士林丁云也说自己遇到了一位好班长,他刚来的时候说一口家乡话,班长听不太懂,把他紧张得要命,生怕班长批评他。但是班长并没有对他说过一句重话,而是主动找连里的福建籍新兵聊天,熟悉他们的方言。现在林丁云正在班长带领下认真学说普通话,和其他地方来的新战友交流基本没有障碍了。
最盼望收到爸妈来信
古人说,家书抵万金。新战士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收到家中来信时。福建籍新战士庄钻清入伍前是个“小老板”,经常走南闯北,但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想念过亲人。说起收到第一封家信的感觉,庄钻清不禁眼圈发红:“就像小时候有了好吃的舍不得吃一样,我拿着信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真舍不得一下子看完。现在还天天把这封家信装在口袋里,有时间就掏出来看几行,好像爸爸妈妈就在身边为我加油。”
新战士唐飞、唐建是一对孪生兄弟,收到第一封家信的时候,两人抢着看,结果抢来抢去差点把信撕烂。他们的父母知道后,现在给哥俩写信都是一式两份,一人一封。哥哥唐飞说:“我们最盼望收到爸妈的来信。说来也怪,其实上面写的都是我们以前觉得啰唆的老话,但是好像现在才真正听得进去。”
想家是正常的,但也有的新战士觉得想家是懦弱的表现,默默克制着自己对亲人的思念。来自四川达州的张伦就给自己定了条“规矩”:新训期间不给家里打电话,不和家里通信。和记者单独谈心的时候,张伦仍然说得斩钉截铁:“忠孝不能两全,我要精忠报国,做个钢铁战士。”但在话语之间,他还是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对家人的牵挂,在记者劝说下,张伦终于决定给家里写封信,报个平安。
希望多安排一些文体活动
“寒风飘飘落叶,军队是一朵绿花,亲爱的战友你不要想家,不要想妈妈……”这是新战士林艺惠到部队后学会的第一首歌——《军中绿花》。元旦前的联欢晚会上,她们全体女兵合唱了这首歌。“我们好多人都哭了,班长和我抱在一起哭,就像亲姐妹一样。”林艺惠回忆起那一幕仍然心情激动,“但是痛痛快快哭过以后,心里真的不怎么想家了。”
新战士林文卓的父母都是军人,她说自己是听着军歌长大的,“以前听这些歌没什么感觉,现在自己当兵了才发现唱歌真的能给人鼓劲儿。”她现在已经能完整地唱出十多首军旅歌曲了。来自黑龙江的颜世亮身高1.90米,入伍前在学校篮球队打中锋。他说:“我希望多安排些文体活动,既能让我们展示特长,也可以加深友谊。”
毕业于厦门大学的林朝阳来当兵的主要目的是想提高综合素质,他说自己性格过于内向,一到公开场合说话,两条腿就哆嗦。就因为这一点,尽管他是名牌大学本科毕业生,却始终没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现在他终于有了锻炼自己的机会,新兵连每天晚上看完《新闻联播》之后要组织大家进行“新闻点评”,每次他都逼自己上台发言,大家听了反映还不错。据该团政委崔永凯介绍,“新闻点评”很受新兵欢迎,讨论的时间经常比《新闻联播》还长。他们正在策划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新兵得到全面锻炼。
希望多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
我们问卷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到部队后最不适应的是什么?”多数新战士回答:最不适应紧张的生活节奏。虽然入伍前在学校的生活也很紧张,但新训开始后,很多新战士还是不太适应。来自天津的杨欣霞说:“我的作息时间从来没有安排得这么细过,什么时候洗衣服,什么时候买东西,都有时间限制。”一些新战士反映,训练时间安排太满了,连写信都只能等到周末,希望多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
说到时间,喜欢写日记的河北籍新战士张晓显得特别无奈:“以前觉得时间多得用不完,可自从来到部队,时间就不属于自己了。连写日记也跟吃饭一样,不狼吞虎咽就写不完。有一天写日记时,刚刚开了个头,集合哨就响了,只好放下笔。等再拿起笔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结果,我用一篇日记写了两天的事儿。”
都说现在的新兵思想活跃,问卷中确实有不少新战士谈了自己各种各样的想法:有福建籍新战士提出“希望每天都能洗澡”,有人提出“希望每天都能上网聊天”、“希望今年春节能回家过”、“希望和认识的老乡分在一个班”,等等。尽管这些要求不太切合实际,但毕竟是新战士心中的真实想法,带兵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他们产生这些想法的原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从一点一滴入手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合格军人。
新闻链接
某师推出6条举措满足新兵需求
兰州军区某师在深入调查了解新兵所思所想所盼的基础上,制定了6条措施满足新兵的各种需求。
第一,膳食安排吃饱吃好。实行早中晚分别4个、6个、4个菜的“464”式食谱,并为每个新兵连配了两名等级厨师。还在新兵连成立了军人委员会经济民主组,确保新兵吃饭吃好、吃得有营养。
第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军网接到新兵连,喜欢上网的新战士可以在业余时间尽情地“网上冲浪”。组织“想唱就唱,唱响军营”歌咏比赛、雪地足球赛、冰雕比赛等。
第三,积极满足求知需要。协调地方书店来部队,引进“流动书市”到军营,电脑、写作等书籍都成了抢手货;请有过当兵经历的地方企业家与新兵座谈,讲成功经历、谈人生体会。
第四,为少数民族战士学习汉语创造便利条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把少数民族战士分散到各班,为他们创造学习语言环境,还定期组织汉语演讲比赛等活动。
第五,安排新战士多跟家人联系。许多新战士是第一次离家,元旦时希望给家里打电话、写信、寄贺卡。部队在征求新战士意见后,统一订购电话卡,订制了特色鲜明的贺卡,送到新战士手中。
第六,为新战士摄影留念。安排新闻干事和地方摄影师给新战士拍照,让他们把在部队的第一张照片尽快寄给家人亲友。
(马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