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编者按:今年,除黄陂、蔡甸、江夏、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外,武汉市8万初中毕业生将参加课改后的“新中考”。1月4日到6日,武汉市初三学生迎来了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全市性的调研性测试。 此次调考不仅是一次阶段性的检测,其试题还起着中考“风向标”的作用。楚天金报特约请武汉市教科院教研室教研员对各科试卷进行分析,并对考生提出复习建议。
语文——作文不再“二选一” 快速阅读受重视
本次语文试题满分120分,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按照课改试验区的试卷样式命题。试题结构上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能起到较好的检测作用。试题4大特点和2005年武汉市中考试题相比,此次元月调考试题有以下特点。1.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糅合在同一素材中,考查学生语文素养。其中,口语交际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交际情况中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2.阅读的第二块改为综合阅读,并定位在浏览阅读上,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目前,社会上充斥大量信息,学生阅读内容大部分是浏览、略读,迅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从中作适当探究,形成新的认识。3.作文不再是二选一,提高了阅卷的公平性。作文考查立足生活,要求从生活经历中挖掘材料,写出真情实感,并希望学生能摆脱怨天尤人、抱怨环境的思维习惯,反省自己的生活,理性地面对自己。4.题型多样化,有选择题、填充题、问答题、仿写题、修改题、写作题。题目灵活,考点明确,针对性强。
数学——平面几何降难度 开放性试题增多
此次元月调考数学卷反映出数学试卷今后的两大趋势:一是试卷与时事热点相结合;二是注重对学生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查,能较好区分学生的层次。此外,试卷在考查基本知识的同时,给了学生更多的空间,去展示自己的智慧。和2005年武汉市中考试题相比,元月调考试题有以下变化:1.降低平面几何的难度。几何题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动手画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是从繁、难上考学生,而是从思维能力上考学生,其目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能力。2.开放性试题考查增多,重创新能力。当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而探索性开放性的试题是考查这种能力的重要题型。这种题型既能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又能活跃学生思维。试卷中的填空题、大题都是考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的一种探索题。3.数学与经济生活联系更紧,重应用能力。试题加强了应用能力的考查,并结合工农业生产及其他经济生活中的典型热点问题,来编拟试题,使数学与社会生活、经济领域的问题紧密联系。
英语——听力题贴近生活 阅读增应用体裁
英语卷体现了阶段检测的特点,既结合教材内容,又有适当知识扩展,难度适宜。同时,试卷还含有少量的综合语言运用题,有较好的区分度。和2005年武汉市中考试题相比,此次元月调考试题有以下特点。1.听力试题取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试题录音清晰,采用美式读音(与教材同一)。听力第一节的第一部分,很好地解决了部分英语基础差的同学的得分问题。2.阅读理解部分增添了应用体裁的短文,笔试部分试题都很好地设置在具体的情景中。3.书面表达更具开放性,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
物理——紧密联系生活 考查探究能力
该套试题内容突出了新课程的理念,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素质。1.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概念、原理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如对力、密度、压强、浮力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对牛顿第一定律、液体压强的规律、阿基米德原理等规律的了解和运用。2.更加注重物理实验的考查,将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探究能力的考查有机结合起来。3.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一方面考查了跟学生生活结合得比较紧密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另一方面试题也关注了一些比较新的科学事件。4.充分体现探究性学习的思想和观念,注重考核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如“探究篮球自由下落后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化学——关注社会问题 不考机械记忆
课改实验区为物理、化学综合卷,其中化学卷在题型结构和考试内容上与以往的同类考试相比,既有延续性,又有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控制合理的试卷难度。如课改卷的第25题,只要学生任选题目给的三个实验中的一个,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就可以得分。2.在考试内容上,试题重视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不考机械记忆。在具体的真实情景中,引导考生主动去认识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性质。3.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有关简单的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感受化学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4.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到选择、填空以及物质推断、实验、计算等各种题型中,给传统题型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历史——考查核心知识 灵活创设情景
元月调考的历史课改试题,着力反映课改精神,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方面:1.重人物、评价方法和历史价值观课改卷第32题,既有重要历史人物的再现(华盛顿、林肯),也有评价历史人物方法的引导(抓“独立”“统一”两个关键词),还有历史价值观的感悟(顺应历史潮流,推动历史进步等)。2.深层考查核心知识在非课改卷中,第31题以人权思想为主题,第32题以统一为核心,第33题以交通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为线索。课改卷第31题以英国成为强国这一专题,较好地处理了核心知识与现实问题之间的联系。3.灵活创设问题情景绝大部分选择题都有问题情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一方面体现考试的人文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究。比如,课改卷第20题———“美国《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就当时的美国而言,最主要的“人权”具体体现为三选项:A是脱离英国而独立,B是废除奴隶制度,C是实现国家统一。这样,试题不再是以前的一问一答,而是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去领悟,去思考、作答。
思想品德——时代特点鲜明 体现人文关怀
这套试题既是对毕业年级思想品德教学状况的阶段性考查,也是对2006年中考学业考试方案的适应性调研。试题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1.体现课改精神,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试题尝试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考查。试题设计侧重于开放性和探究性,变学生被动答题为主动参与探究。2.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试题选取社会上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作为切入点: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十一五”前景、《反分裂国家法》等。3.试题形式新颖,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因设问的层次多,为防止学生因粗心大意或心理紧张答漏了问题,将原来答题留白处加了下划线;为防止学生偏题跑题,在相关提问下加了一排小黑点;为了给学生答题提供开阔的思路,答案区给予了一个小的答题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