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籍省政协委员建议———
早报记者江海苹林福龙黄祖祥
泉州在对台湾开展经贸文化交流合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从目前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高度出发,泉州市高等教育资源的重新优化重组、合理配置、做大做强势在必行。 泉州籍省政协委员骆沙鸣建议,可以筹建福建泉州“海峡大学”,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增添文化支撑力量。
“海峡大学”比“泉州大学”更有高度和内涵,对台生也更有吸引力,对海峡两岸的高校交流合作提供更大的平台,同时更有利于海外泉州人和泉州籍台湾人捐资助学。
骆沙鸣建议:在今后五年发展中,泉州应更加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加强泉州各高校在教育与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在整合高等教育资源方面,可以以现在的泉州师院为基础,整合泉州现有的高校资源,筹建福建泉州“海峡大学”。其中,“海峡大学”应扩大办学规模和增加技术学科门类,重点引进名牌师资。同时,内部课程的设置应更具有社会性、导向性、市场预见性和前瞻性,积极引进国际现代化教育理念、办学模式、管理机制、先进教材,加快高校“产学研”步伐,多培养实用型人才,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泉州乃至福建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人才支撑。
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泉就读,可以在泉州师院的基础上,将学校名称改为“海峡西岸大学”,“这样学校的召生范围就不会局限于国内了,甚至还可向外召生”。泉州籍省政协委员、泉州师院外语学院副教授丁志聪也准备在今年省“两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他认为,泉州在“十一五”期间要大发展,不仅要制定出恰当的大政方针,而且还需要大量人才的支撑。他指出,目前泉州师院已经有相当规模,且福建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在泉州也有附属医院,“泉州已具备办本科大学的条件,关键是看政府的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