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广的博士论文《战争本体的艺术转化--20世纪下半叶中国战争小说创作论》由巴蜀书社出版了。遵他之嘱,我作为这部书稿的第一个读者,在此先谈点感想。
战争,并不是每代人、每个人都会亲历到的。但战争确实也是一种生活,它本身所蕴含的人类生活中一些特质性的元素,诸如:杀戮、死亡、血泪,又诸如:超常的智慧,超常的勇敢,震撼山河的豪气和撕心裂肺的伤悲……等等,都贮存在战争的本体中。 而这种种元素,当它进入文学艺术时,自然就成了艺术转换的基础。因此,在研究战争文学时,特别注意战争的本体特征,并从这种本体特征出发,来审视文学创作,我觉得,这正是把握到一种与研究其它题材文学不同的思路。而陈思广主要也正是从小说的艺术建构、小说的人物图谱和小说的审美形态等几个重要方面来探讨战争小说的艺术转化和艺术特点的。这就使他的这部著作超出了单纯对一部部战争小说作品的具体阐释和评判,而是侧重于从探讨和总结战争的艺术转化中去寻求这类文本的特殊审美功能。
战争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冲突,但在艺术转化中,确实有许多不同的处理方式的,陈思广特别注意到这种冲突中的智力与战力的处理方式及其因果的互动关系,这个问题对我国当代的战争小说来说颇具针对性,值得我们深思。以往我们许多作品的描写,往往注重的是战争行动,以为这才显示出战争的豪情与气概,这就容易形成艺术建构的单一,也使战争的表现流于表面化。当然,要真正使战争的本体美转化成艺术美,还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如何从战争力学的客观显现中创造战争小说的力学美,如何使奇险迭出的战斗与散淡平和的生活描写相交错,以创造战争小说的色调美,以及如何通过对战争进程描写的适度把握,以创造战争小说的节奏美,等等,论著作者都在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中,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作出一些很有价值的理论概括。
关于战争小说中人的研究,陈思广集中于三类人物:军人形象、母亲形象和战争中的创伤者形象。这种选择,来自于创作实践,也来自于他的独特思考。军人是战争的主体,对此,陈思广的理论出发点是:战争小说中的军人,除了具有人的性格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外,它还应具备“作为战争主体的规定性”,也就是在“人同战争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自觉能动性、自卫超越性和自主创造性”。所以他对军人形象的考察,也是以此为基础,尤其注意到军人的艺术形象是否具备军人的基本素质,这自然是有道理的,如果分析军人形象只混同于一般人物形象的分析,那么研究的意义也就会与战争小说游离。另外,我们都会发现,在近一二十年的战争小说创作中,出现了一些比较独特的形象,他们是战争的受害者,但主要不是体现在肉体的损伤,而是体现在精神的创痛,心灵受到无法抹平的创伤。因战争的复杂经历而在战后的命运中受到许多不公平的待遇,以至终身难以洗刷。这类形象,它所蕴含的意义也许更为深沉,他们是用自己的特殊命运展现战争的更为残酷的一面。论著作者对这类形象的出现给予了重点的论述,无疑是有见地的,它其实已触及到今天战争小说所开拓的一个新的意义层面。
(《战争本体的艺术转化》,陈思广著,巴蜀书社,200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