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27日,海南日报刊发《海南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启动》的消息,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
海南作为健康岛、生态岛,在岛上建核电站究竟有无必要,安全与环境问题如何保障?
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多方人士,希望能够解开读者的疑虑。
海南电力供需矛盾渐显
海口晚报网1月9日讯据省发改厅有关负责人透露,建省初期,海南就有过建造核电站的想法,还曾邀请相关专家为核电站初步选址,但由于多方面条件制约,这项工作未能继续进行。
这位负责人表示,从长远来说,海南建设核电站,势在必行。海南现有电力装机容量近200万千瓦。近年来,随着海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省用电量一改多年来低位缓慢增长态势,电力供需矛盾逐渐显现。
根据2005年9月12日通过专家评审的《海南电网“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展望》,“十一五”期间,海南将继续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一批大中型工业项目将陆续建成投产,一些新的旅游开发项目将进入开发建设高潮,电力需求将再度呈现跨越式增长态势,未来5年电力需求将再翻一番。预计“十一五”期间,海南全省社会需电量年均增长15.5%,到2010年将达175亿千瓦时;电网最大发电负荷将翻一番,2010年达260万千瓦时,平均每年增加负荷25万千瓦时。从区域负荷特性看,西部工业走廊受一批大项目的拉动,将成为电力增长幅度较大地区之一,占全省负荷比重将从2000年的21%提高到35%。为解决电力供需矛盾,规划提出,海南将在发展气电、洁净煤电、水电、风电的同时,积极规划建设核电。
规划指出,海南岛海岸线长1528公里,大小海湾68个,具有建设核电站的天然优势。利用核能在海上建设核电站有造价低、选址容易的特点。海上工作条件几乎到处都一样,不存在陆地上因地而异的种种问题,可使整个核电站按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制造。在选核电站地址时,不像在陆地上那样要考虑地震、地质等条件,以及是否在居民稠密区等各种情况的影响,因而选择余地大。因此,有关专家认为,总体而言海南较适合建核电站。
至于大家担心的污染问题,有关专家称,相对于产生的能量,核废料是非常少的,核电是十分清洁的能源。有个形象的比喻:将全世界400多座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集中起来,只够在一个足球场铺上1.5米厚。中国目前已经有了很好的处置技术。能对“高放废物”进行深地质处置,使其有效地与人类环境隔离。
核电其实很安全
核电站对繁荣世界经济起了巨大作用,但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中,核能也曾给人类带来过巨大伤害,最严重的要数1986年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至1992年,已有7000多人死于这次事故的核污染。作为同样拥有核电站的国家,中国的核安全问题在此刻也被推到了台前:中国该不该继续发展核电?中国核电站够安全吗?
针对这样的疑问,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安全环保质量部主任从慧玲给出的答复是:“在中国,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的悲剧绝不会发生。”
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核安全一直是中国核电站的重中之重。
“我在这里住了十几年,从未感到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如果有辐射,那厂区的工作人员岂不头顶着炸弹?”大亚湾核电站附近居民黄先生如是说。
“很安全,我们的工作人员天天面对核反应堆都没事,平时进出厂子也不穿防护服。”秦山核电站一位工作人员如是说:“核电与核辐射其实并不一样,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核都具有辐射性,更不像人们意识中的原子弹爆炸那样恐怖。”
据了解,核弹中铀的含量高达90%以上,核电站的核燃料中铀-235的含量仅为4%左右。正像啤酒和白酒都含有酒精,白酒因酒精含量高可以点燃,而啤酒则因酒精含量低不能点燃一样。多数核电站都建在海边,就是出于安全考虑。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赵志祥研究员说,随着安全技术的改进和理念的更新,核能的安全性可以得到更好的确保。比如秦山核电站的安全壳,能抵御12级龙卷风以及地震、喷气式飞机的撞击,还能抵御最严重事故情况下内部的高温和高压,防止放射性物质的外泄。
据悉,包括中国秦山、大亚湾等核电站在内的世界上目前正在运行的许多核电站,都采取了四道屏障。第一道是核电站核心部件———核燃料棒的新型材料。现在核燃料棒的材料是U02陶瓷块,这种陶瓷的熔点高达2800摄氏度。第二道是核燃料元件的包壳采用优质的铬合金制造,这种合金具有很好的密封性和在运行条件下长期封存裂变产物的能力。第三道来自压力壳。罩住燃料元件棒的保护罩的厚度在20厘米以上,重达几百吨。第四道是安全壳,这是一个由一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浇注成的保护壳,是放射性物质无法逾越的屏障,即使发生核泄漏事故,放射性物质也将被限制在安全壳范围内。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核电发展的20年,正是世界范围内重视核电安全的20年。因此,中国目前运行的核电站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核电站之一。资料显示,在秦山及大亚湾核电站周边10公里范围内,目前能够证明的核辐射量,仅为国家标准的1/2。多年来,两座核电站没有给当地自然环境及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核电经济效益巨大
在当今法国,核电已占全国电力供应的80%以上,核电发展不仅使法国的核能利用技术位于世界前列,解决了本国的电力供应,还使法国成为欧洲的电力出口国。更重要的是,核电的发展确保了法国能源供给安全的国家战略,减小了因全球能源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给本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根据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我国的能源总需求将从目前的14亿吨标准煤增长到2020年的30亿吨标准煤,发电装机容量从现在的4亿千瓦提高到2020年的9.6亿千瓦,需要新增加5.6亿千瓦,能源供需矛盾极为尖锐。
中国能源领域面临三大挑战,第一,能源需求增长与资源人均拥有量不足之间的矛盾,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人均可开采量分别为世界人均值的8%和6%,煤炭储量虽比较丰富,但人均可开采量也仅为世界人均值的55%;第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合理,大量燃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第三,能源利用效率不高,中国每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能源为发达国家的6倍左右。
综观各种能源,惟有大力发展核能才能满足我国2020年以后的能源需求。
同时,核电站的回报十分惊人。
从主要的财务指标看,在成本费用率、产值利润率等指标方面,核电都高于整个电力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毛利润率一般都维持在30%以上。大亚湾核电站从建设到2005年共实现利税数十亿元人民币,上缴各项税金超3亿元人民币。而大亚湾核电站并没有花费当地政府的一分钱,靠贷款上马核电项目,却从最初的4亿多美元的注册资金滚动到今天的近600亿元人民币资产,并以核养核建立了两座新的核电站。
据了解,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只需要补充25吨左右的核燃料,6辆卡车就可以运到现场,而且核电成本比火电低15%-50%。而同样规模的煤电厂每年要烧煤300万吨,而由此造成的运力紧张还不计在内。一座百万千瓦级的燃煤电厂,每年可产生二氧化碳650万吨、二氧化硫1700吨、氮氧化物400吨,还有大量的灰尘、固体颗粒等。而且火电前期投入虽少,但后期投入相当惊人。“火电的放射性是核电的50倍,只是大家不清楚而已。”一位专家如是说。
核电站与核安全
压水堆核电站不会发生类似切尔诺贝利的事故
1986年4月26日,原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了反应堆问世以来最大的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我国核电站采用的压水反应堆会不会发生这类事故呢?可以肯定地回答,由于结构和原理不同,压水堆是不会出现这类事故的。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教训
国家层面上安全监管机构及制度不落实,监管不得力
设计缺少安全标准,安全分析不充分,设计中包含了不安全因素
运行人员培训不足,对机组特性缺乏理解
操作规程有缺陷,甚至有错误
从上到下,普遍缺少安全文化意识
核电站技术类型
压水堆核电站
轻水堆的一种。目前使用最广泛,以普通水作冷却剂和慢化剂,它是从军用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成熟、最成功的动力堆堆型。
沸水堆核电站
轻水堆的一种。沸水堆以沸腾轻水为慢化剂和冷却剂并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直接产生饱和蒸汽的动力堆。目前世界上已运行的沸水堆有92座。
重水堆核电站
发展较早的核电站动力堆之一,重水堆是以重水作慢化剂的反应堆,可以直接利用天然铀作为核燃料。目前国际上已投入运行的重水堆核电站共30余座。
快堆核电站
由快中子引起链式裂变反应所释放出来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核电站。快堆起始于1950年代,目前未能正式进入商业应用。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至今尚未进入商业应用,但因其有高热效率和固有安全特点,可能在2020年代发展为商用核电站。
另外,2002年9月召开的第四代反应堆国际论坛上,确定在2030年以前将开发几种新型核电的反应堆和燃料循环技术:超临界水冷堆系统(SCWR)、超高温气冷堆系统(VHTR)、气冷快堆系统(GFR)、液态钠冷却快堆系统(SFR)。此外,还有聚变核电站和聚变—裂变混合堆。
国家发改委官员:中国积极发展核电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2005年5月16日在“上海论坛”上发表演讲说,中国国内能源紧缺的状况在短期将难以改变,大力发展核电等新能源、推动国际能源合作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能源政策的重点。
周大地透露,面对能源危机,中国将大力发展新能源品种,其中核电将有望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主流。他表示,核电在未来中国的能源供应中将起到重大的和关键的作用,在今后的十到二十年间以至于更长时间内,中国政府将针对核电的发展建设做出更多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