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城乡结合部、村镇生活垃圾收运渐成体系
本报讯(记者 徐雁宁 通讯员李文林)同安西洪塘村的村民不再为垃圾的出路发愁了,一座现代化清洁楼在村口启用,原本随处堆放的垃圾都进了清洁楼,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记者从同安环卫管理处获悉,目前,同安村镇已建成清洁楼14座。同安环卫处主任林宇水说,5年内,同安规划建设100座清洁楼,覆盖辖区内的所有行政村,届时,简易垃圾池、露天垃圾堆放点、散装垃圾屋就会全部被淘汰。
据统计,我市共有16个镇278个行政村,现有农业人口58万多人,根据人均日产垃圾1.05公斤计算,全市村镇日产垃圾量为610吨,年产垃圾近23万吨。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村镇均没有建立垃圾收运体系,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甚至一些电子垃圾都是随意堆放,天长日久就形成了众多的卫生死角。很多农村都出现了垃圾包围村庄的局面。
去年起,我市开始城乡结合部、村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的建设,目前这项工作初见成效。据介绍,翔安区清洁楼在建1座,海沧区清洁楼立项4座,完成垃圾转运站29座;集美区清洁楼立项7座,竣工2座,在建3座;湖里区清洁楼立项7座,竣工1座,在建6座。
市环卫管理处许联顺处长说,力争在3年内,基本建起全市村镇生活垃圾管理系统,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市容环卫管理之窗
市市容环卫处 协办
(来源:厦门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