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委省政府评选出的10名第三届四川杰出创新人才中,罗先锋是唯一的农民。这位从偏僻山村走出来的农村汉子只有初中学历,没有任何职称,却是享受省政府津贴的“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头顶“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四川省农业科技致富能手”等多项荣誉桂冠。 这一切,均源于他用蚕业编织出的美好生活和幸福事业!
一人富不算富致富人成带头人
1954年8月,罗先锋出生在南部县碾垭乡佛祖沟村8社一户普通农家。由于家境贫困,初中毕业后,他就无奈地回家跟父母一起劳作。
艰苦的农村劳作生活,从来没有磨灭罗先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要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贫困的生活。1979年,罗先锋卖掉家里的肥猪,然后用那些钱买回桑树苗栽在了房前屋后。与此同时,他买回了一大堆关于养蚕的书籍,忙完农活就拿出来一字一句地琢磨。1980年春季,罗先锋承包的1张纸的蚕子卖出了140元钱的好价,更加坚定了他养蚕致富的信心。1983年,罗先锋承包村集体农场37亩,从事栽桑养蚕。由于栽桑养蚕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到2000年,他拥有的优良桑园面积达102亩,年养蚕400张,年收入突破2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蚕状元”,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
一人富不是真的富。罗先锋开始了从致富人到带头人的转变。针对近年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养蚕农户的“三缺”(缺技术、缺劳力、缺设备)、“三低”(单产低、质量低、效益低)问题日益突出的矛盾,2002年,罗先锋成立了“先锋蚕业生产合作社”,创造性地探索出蚕业合作社的“五大”经营模式。
一个农民的创新之举
租赁经营制;股份合作制;技术承包制;联合营销制;双向培养制……多年的艰苦创业中,罗先锋有很多创新之举。
针对农村闲置农场和荒田的实际,罗先锋采取租赁土地使用权的办法在7个村租赁土地918亩,全部建成优质桑园。
他采取“以桑入社、产权不变,分户管桑、集中养蚕,按股分红、社员务工”的办法,与楠木、寒坡等乡镇的7个村、1500多农户签订了《股份合作协议》。
罗先锋采取技术承包的办法与1万多户签订了《栽桑养蚕技术承包合同》,由蚕业社实行组合售茧。2004年,罗先锋创建联合营销制,实行统一技术服务,把会员生产的蚕茧统一组织起来共同对外实行契约销售,增强了会员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了蚕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目前,罗先锋的蚕业社覆盖6个乡镇、30个村、2万余户,产茧70.5万公斤、销售收入1212.6万元,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00人,社员实现年人均增收300元以上,取得了明显的综合效益。他还先后出资40多万元用于修建乡村公路、维修乡村广播、资助贫困家庭和失学儿童,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向仲怀在听说罗先锋的事迹后,兴致勃勃地来到南部考察,并欣然题词:“三高蚕业的一盏明灯”。记者刘云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