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渣场旁边“保护环境、造福后代”的标语牌颇具讽刺意味(2005年10月17日摄)。图为鑫飞公司的工厂厂房(2005年10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吕雪莉 摄
一个从东部转移到西部、严重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高污染项目,经新华社披露后,项目随之下马。然而,时隔不久,项目业主湟中鑫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鑫飞公司”)又“起死回生”并扩大了规模,偷排含铬废水制造污染。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一项目之所以“生命力如此旺盛”,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在发展观上出现了严重偏差,仍在重复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几禁几起,高污染项目屡禁不止
鑫飞公司位于黄河上游最大支流──湟水河水系上,距离其支流──小南川河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其前身是青海省湟中化工厂,是一个年产铬盐仅2000吨的小厂,因为污染问题屡次被关停整顿。2004年7月,长沙弘盛公司以650万元整体收购了湟中化工厂,并更名组建为鑫飞公司。鑫飞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铬盐,由于其生产工艺为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有钙焙烧工艺,生产能力也不符合政策要求,这一项目被青海省环保部门所否决。但工厂置之不理,顶风建设。
2004年12月,新华社对此予以揭露后,引起国务院领导、国家环保总局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青海省组成工作组,经现场调查处理,做出了停产、限期拆除设备等5条决定。同时,国家环保总局和发改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通知中明文规定,“铬盐项目一律上收到国家环保总局审批,今后对地方环保部门越权审批此类污染严重项目必须严肃处理。”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鑫飞公司在被勒令停产后再次启动生产,根本未经国家环保总局审批,竟是西宁市环保局在2005年3月组织了所谓的专家论证会后 批复其试生产继而恢复生产的。
就此问题,国家环保总局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的书面答复中明确指出:“所有铬盐生产项目都是由国家环保总局审查环评报告书,不允许地方审查批准。”并专门下发了《关于青海省湟中县鑫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有关环保问题的复函》,明确要求“重新做环评,报总局审批,审批之前不得恢复生产;已经开工的必须立即停产。”
然而,青海省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在传达落实总局294号文件精神时,西宁市环保局有关人员以“对总局精神有疑义”为由拒不执行。对此,省局虽很气愤却又无可奈何。
未经审批,污染企业擅自扩产
2005年9月,既未经任何部门批准,也未办理任何环评手续,鑫飞启动了本应在2004年年底就拆除设备的年产3000吨生产线,生产规模扩大至5000吨。
对未经批准擅自扩产的行为,鑫飞董事长柒干辉对记者说,自己在长沙搞了30多年的铬盐,由于厂子被关了,只好来到自然环境严酷的青海谋一条出路。他说:“作为企业是要赢利的,现在开2000吨窑每天至少要亏损1万元。要是没有这3000吨回转窑,我们就不会来(青海)。下一步我们还打算建设7000吨、20000吨的生产装置。”
在采访中,湟中县环保局称,曾对3000吨/年红矾钠回转窑及设备下发了停产通知,同时抄送西宁市环保局。但西宁市环保局负责人称“没有抄报”,但知道这个事。那么,作为上级环境监管部门对此事持何种态度?这位负责人说:“环保毕竟只是一个部门,还得听市上的。”言下之意,有着不得已的苦衷。
荒唐观念,引进污染企业治污
据国家环保总局证实,长沙铬盐厂因污染问题被关停,又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环保总局“防止重污染企业及技术、工艺、设备向西部转移”的要求,向西部转移污染,因此被国家环保总局进行了全国通报和处罚。鑫飞董事长柒干辉正是原长沙铬盐厂(亦即长沙弘盛公司)的负责人。那么,这样一个重污染企业,如何来到青海重操旧业?一个县属企业何以如此胆大妄为,可以置省级环保部门乃至省政府、国家环保总局的精神于不顾?
据了解,湟中化工厂倒闭后,留下一系列后遗问题,当地政府无力解决。2004年青洽会上,以“环保技改”的名义,湟中县环保局与长沙弘盛公司签订了招商引资协议。主管工业的副县长白青光说,引进这个项目,可以解决过去无法解决的遗留问题,同时可以治理老厂留下的铬渣污染问题。只有引进长沙弘盛公司才是最现实和有效的出路。
长沙弘盛公司进驻后,确实解决了诸如欠薪、村民吃水等现实问题,也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并且还将为县财政增加一笔收入。但是,污染问题并未得到治理。
在黄河上游一级支流湟水河畔的谢家村附近,记者日前在调查中看到,工厂就位于路边的农田中,机器的轰鸣声震耳、白色的浓烟腾腾,散发着刺鼻的气味直抵咽喉。在位于厂区背后山窝里的渣场,露天堆放着数万吨的含铬废渣和含芒硝的废渣。在厂区的二车间,一位工人悄悄告诉记者,地面的钢板下面有偷排污水的暗道,记者现场拍摄了这个暗道。在距厂区仅1.5公里的谢家村,村民们告诉记者,由于这家工厂的存在,村子的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都被污染了,井水不能吃。
其实,引进污染企业来治理污染,这本身就很荒唐。在采访中,一些地方官员甚至环保部门负责人,不顾事实明目张胆替企业掩盖污染,甚至反复说:“你得让他挣钱,有了效益才有钱去治理污染。”言辞中仍在高唱“先污染后治理”的调子。在全党全社会大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一些地方的领导确实该换换脑子了。
(记者吕雪莉)新华社西宁1月9日专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