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最新一期《南方周末》(2006年1月5日)有篇标题为《你到底是谁的托儿?———春晚预审现场》的报道,是关于200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节目第四次审查的现场目击,透露了不少重要信息。
在春晚节目预审现场,有观众对记者说:“说吧,你是谁的托儿?你给我们的节目叫好,我也给你的叫好,大家互相帮忙,争取都能上春晚。 ”原来,“往年春晚语言类节目审查时,现场观众的叫好声大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遇到特别情况,‘现场口碑’就可以决定节目是否能够通过。”
如果属实的话,这则报道披露了两条重要信息:一是往年春晚节目审查的重要机制之一是预审现场“观众评审制”;二是,这些决定节目命运的“观众”不仅面孔暧昧而且不乏托儿。
作为国家电视台的央视,其市场化运作模式并不改变其事业单位性质,且央视的广告收入仍为事业收入,免收所得税,这决定了央视版春晚在本质上是一台“公共晚会”,也意味着老百姓无论看或不看春晚,都拥有对其进行批评与建议的权利。
如上所述,拥有强势资源整合力的春晚,其节目预审机制明显失之粗陋,哪出节目能够最终出现在年三十晚上,甚至取决于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百余名现场“观众”,就不能不为人所诟病。预审现场这些“观众”是怎么入选的?为什么他们能够如此公然做托儿而不受任何约束?由现场观众评定哪出节目可以正式上春晚,不失为一种开放性的民主评审机制,但如果“观众代表”遴选程序混乱,最终成为不同候选节目的托儿,这种民主评审机制就是一种虚假民主。
如今预审现场出现观众公然“拉票”现象,证明春晚节目的观众评审制已然失效,成为走过场的一种形式。现在不知道的是,往年又有多少滥竽充数的节目是这么走上春晚现场的,而近年来春晚每每受到观众批评,或者也与此密切相关。报道就提到:“北方小品长期占据春晚舞台,据说也跟到审查现场捧场的基本是北方观众有一定关系。”
赵本山在春晚“卖拐”后,“忽悠”一词风行大江南北。而在春晚节目评审过程中,现场观众“卖嘴”忽悠了春晚主事者,由此形成了“忽悠效应”,进而忽悠了全国观众。且不论春晚主事者是否“主动地”被忽悠,春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忽悠了全国老百姓已是不争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