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有奖评新闻
最终调查报告认定2004年与2005年论文数据全属编造,拒绝认证黄氏独创核心技术 1月10日,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委员长出席新闻发布会,宣布黄禹锡科研小组的干细胞研究成果全部造假。 1月10日,黄禹锡的支持者举着“黄禹锡,韩国的骄傲”等标语,表示不相信调查委员会的结论。
本报综合报道1月10日上午11时,韩国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委员长郑明熙教授在首尔大学文化馆礼堂举行记者会,公布了“黄禹锡科研小组干细胞成果”最终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黄禹锡科研小组2004年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人类核置换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成果与2005年发表的论文一样,全部出自编造。黄禹锡主张的独创核心技术———“筷子技术”也很难得到认证。
科研成果:干细胞来自受精卵而非体细胞克隆
最终调查报告再次确认了黄禹锡科研小组2005年论文的虚假性。报告显示,黄禹锡小组2005年发表的论文提及的、与患者基因吻合的11种特制型胚胎干细胞根本不存在,即便是既有的两个胚胎干细胞和黄禹锡小组所谓提交论文后培育成功的干细胞也不是体细胞克隆,而是受精卵胚胎干细胞。
论文所使用的DNA指纹分析、畸胎瘤和胚胎照片、组织适合性、血型分析等也纯属编造数据。
调查
委员会委员长郑明熙教授说,黄禹锡小组2004年发表的、引起世界轰动的论文与2005年论文数据和图片造假手法类似。“1号干细胞很可能是卵子在没有被除核的情况下,与周边的细胞(极体)结合,进行单性生殖生成的干细胞。”调查报告说。
核心技术:“筷子技术”很难顺利提取干细胞
关于黄禹锡主张的独创核心技术———“筷子技术”的实用性,调查报告虽没有明确阐述,只是提出了依据,但事实上已给出否定结论。调查委员会认为,即便使用“筷子技术”,在核置换过程中,细胞质和细胞核上会出现很多缺陷。即便培育到胚泡阶段,也很难顺利提取干细胞。
黄禹锡要求再给6个月的时间重新进行实验,为患者培养胚胎干细胞,但调查委员会大多数成员认为,要求给重新实验的机会是论文造假被揭露后,科学家为延长时间而惯用的手法。委员长郑明熙表示:“这次调查的目的在于查清论文的真实性,与是否拥有技术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因此认为后者不在调查委员会的调查范围内。”事实上拒绝了黄禹锡的要求。
卵子数据:去年论文低报1/3所用卵子数量
调查
报告还显示,通过电脑文件、笔记本、米兹梅迪等医院的记录和面谈等,调查委员会查明,黄禹锡科研小组从2002年11月到2005年11月,从4家医院共获取129名女性的2061个卵子。
调查
报告说:“2004年和2005年论文分别使用的卵子数量不详,但2005年论文至少使用了273颗卵子。”
但发表论文时,黄禹锡小组声称只用了185个卵子就培养出11个干细胞系。
克隆狗:“斯纳皮”被认定确属体细胞克隆狗
但报告确认,黄禹锡科研小组克隆出的“斯纳皮”狗确属体细胞克隆狗。调查报告说,调查委员会通过对“斯纳皮”、提供体细胞的狗胎、代孕狗及提供卵子的狗的体细胞组织进行分析,得出了上述结论。
2005年末,首尔大学开始对“黄禹锡科研小组干细胞研究成果”展开调查,2005年12月23日宣布黄禹锡2005年发表的论文属于假造。本次最终调查报告又证实其2004年研究成果也属造假。
当事人反应
黄禹锡不信任调查委员会
仍然确信干细胞被调包,要求检察机关查明真相
本报综合报道1月10日,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公布“黄禹锡科研小组干细胞研究成果”最终调查结果后,黄禹锡表示,痛感责任重大,但不能完全相信调查结果。
据报道,当天上午,黄禹锡与辩护人等一同收看了电视直播的调查结果发布会。
目前正在讨论发表正式立场的时间和方法。根据会议结果,黄禹锡最快可能11日发表立场。
据黄禹锡身边的人透露,黄禹锡仍然确信干细胞被调包,要求大检察厅必须查明真相。
调查
8.2亿韩元经费去向不明
韩国科技部暗示黄禹锡小组可能存在滥用经费现象
本报综合报道1月10日,韩国科技部称,从1998年至去年年底,政府共拨给首尔大学黄禹锡科研组研究经费113亿韩元,其中8.2亿韩元去向不明。
据联合通讯社报道,科技部的说法在科技部前不久提交给国会的资料中也有反映,但初步查证,黄禹锡科研小组只用了约84亿韩元,包括:1998年9月至2001年8月,克隆高产奶牛用去19.4亿韩元;2001年12月至2004年11月,培育抗疯牛病的牛用去43亿韩元;2003年6月至2005年3月,培育移植器官用克隆猪用去21.98亿韩元。
科技部声称,另有12.44亿韩元用在了外部人员身上。在直接经费项目中,交通费、技术信息交流费等用途不易查证的款项达8.2亿韩元。
校方反应
校方下周研究惩戒问题
主要涉案人员可能被处免职,5年内禁止担任任何公职
本报综合报道1月10日,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说,首尔大学将组成惩戒委员会,研究对黄禹锡等人是否进行惩罚及惩罚的力度。
联合通讯社援引首尔大学多位负责人的话报道说,考虑到黄禹锡造假案的国际影响极其恶劣,估计校长郑云灿会立即下令成立惩戒委员会,下周惩戒委员会便会举行第一轮会议。
首尔大学某负责人透露说,黄禹锡等主要责任人可能难逃免职或解聘等最严重的惩罚。
首尔大学教职人员的惩罚分为免职、解聘、停职、降薪、责问和警告几大类。如果受到最严重的免职惩罚,当事人今后5年内不得再任公职,退休金也要减少一半。如果受到解聘惩罚,当事人今后3年内不能再任公职,退休金减少25%。
政府对策
韩国今日出台论文评价体系
政府紧急开会商讨综合对策;总统科技助理递交辞呈
本报综合报道黄禹锡造假案调查结果公布后,韩国政府决定1月11日在总理府举行政策调整会议,讨论出台加强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管理的综合对策。
据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11日的会议可能集中讨论论文评价体系及加强管理政府支援费用的方案,以杜绝科技研究论文的作假可能性;生命工程研究方面的伦理性验证问题及制定能保证透明性且符合国际标准的基准等问题也在讨论之列。最终结果最快可以在11日下午3时左右公布。
1月10日,韩国总统府发言人金晚洙透露,受黄禹锡造假案牵连,青瓦台情报科学技术部门总统助理朴基荣已在当天向青瓦台秘书室室长李炳浣表明了辞意。
检方介入调查“干细胞调包案”
黄禹锡科研小组经费使用情况也被纳入调查范围
本报综合报道1月10日,韩国大检察厅接到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后,立即就黄禹锡关于“干细胞被调换”的指控展开全面调查。
韩国大检察厅中央调查部部长朴英洙说:“从首尔大学拿到了资料。大检察厅将在进行内部讨论之后,在明天(11日)下午确定办案主体。需要收集有关人员的陈述录音和文字记录以及实验记录、电脑文件等大量资料。”
据悉,大检察厅计划分析完调查委的资料后,与负责调查“干细胞被调换”指控的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刑事二部进行配合,成立专案组。
考虑到案情重大,也在考虑交中央调查部下属的高科技犯罪调查科侦办。除此之外,大检察厅还将深入调查黄禹锡科研小组经费使用情况。
大检察厅一位官员透露说:“调查至少需要一个多月。”
新闻背景
“马拉松”式调查
从去年12月11日首尔大学决定对黄禹锡小组科研成果展开调查到今年1月10日最终调查结果公布,调查委员会共询问了50多人,耗时31天。
2005年12月11日,首尔大学决定重新验证论文。
12日,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成立。
16日,调查小组正式开始调查。
16日,黄禹锡声称拥有干细胞核心技术,米兹梅迪医院理事长卢圣一随即作出反驳。
18日,封闭黄禹锡兽医学院研究室,展开调查。
20日至25日,先后调查了参与黄禹锡科研活动的汉阳大学教授尹贤洙、首尔大学医学院教授文信容和安圭里、MBC电视台《PD手册》编导韩学洙、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员金善钟。期间,黄禹锡要求检察机关调查“干细胞被调包”疑惑。
29日,调查委声称2005年论文所指的干细胞根本不存在。
2006年1月3日至4日,调查委通过视频和电话对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员朴钟赫和朴乙顺、2005年论文的共同作者夏腾教授进行询问。
5日,收到DNA指纹分析结果。
10日,调查委公布最终报告书。
专题LOGO制作/丁华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