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村里的年轻人不断地涌进城市,当城市不断地接近乡村,当现代文明不断地影响传统文化的时候,乡村文化生活不再平静,必然面临着些许冲突、矛盾、彷徨甚至迷茫。
“人在饥饿的时候,只有一种烦恼,吃饱以后,便会生出无数烦恼。 ”在人们满足了基本温饱之后,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是必然的。这个阶段的文化,应该散发人文关怀和道德之光,帮助人们随着社会进步实现全面发展和不断完善,安然度过磨合期。
本报记者走进乡村,感受农村一日文化氛围。从白天到黑夜,老年人、青年人,业余生活在做些什么?在他们眼里,什么是文化?乡村文化与城市相比有什么不同?这些都是我们所想观察、想了解的。我们看到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也看到了希望。文化将在希望的田野上生长。
温州
双岙村:被城市包围
本报驻温州记者董碧辉
双岙村位于温州的城郊结合部,与厂房林立的双屿工业区近在咫尺。村里的文化生活多少显得粗砺、简单、速食,身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它难以摆脱城市的向心力。
走在村子里,你会发现出现得最多的是台球桌。“打一局台球很便宜,5毛钱”,在一家杂货店里的台球房打台球的湖北青年许茂淡淡地说。在这个村子里,早已在城市里绝迹的录像厅几乎以每隔100米一家的频率出现着。记者粗粗看了下,琳琅满目的都是些枪战片、动作片和恋情片,而外国的经典影片都没有,一些像《如果爱》这样带点文艺色彩的片子也难觅踪迹。在录像厅里看一部片子2块钱,同样很便宜。
村子里有一所专为外来民工子弟开办的小学,下午三点半,放学时间。学生们纷涌至校门,另外一批则涌到学校的图书室,据这里的老师介绍,这个图书室藏书5000来册,每天出借率在10%左右。一个学生捧着一本《三国演义》兴高采烈地离开了,也许,这些孩子比他们的父母离文字的距离更近些。
冬天的夜来得分外的早,5点一过,夜色就降下来了。这时候,大部分本地的村民都已经在家里了,而此后夜色下的生活与他们无关,他们就呆在家里看会电视,然后睡觉。而对那一拨聚在山脚下的老人活动中心的老年人来说,他们才真正占领着这个村子的文化高地,吃过晚饭,他们会静静地坐在院子里,看着用VCD播放的温州鼓词,鼓词的表演者用温州方言时说时唱,而老人们则沉浸在一个个古老的爱情故事或家庭悲喜剧里。而此时,与那些老人固守的姿态迥异的是,那些打工者正走出村子,向着有霓虹灯闪烁的城市迈动他们寻求文化的双脚。有的来到镇上的夜市,在书摊上翻捡一阵,买一本《打工》或者《故事会》回去,也有一些人走进网吧,接受网络文化的洗礼。
丽水
西溪村:式微的老文化
本报记者薛建国
落暮时分,记者慕名来到一个名叫西溪的村庄。该村位于丽水市莲都区西北部,与丽水市区相距30公里。
村里人晚饭早,傍晚6点多钟,记者就看到饭后的村民不约而同地来到村口廊桥上谈天说地,吹拉弹唱,这歌声、呐喊声、欢笑声,汇成了一曲动人的交响曲,伴随着淙淙溪水欢快地流淌……
7点左右,村民们自行散去。村干部拿了几支手电,领着记者漫步村中,记者的视线被随处可见的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吸引。
在村委办公室,几十位老人正围着一台电视津津有味地看越剧《女驸马》,有的还摇头晃脑地跟着哼哼。有位70多岁的老人告诉记者,他们这批老戏迷几乎每晚都聚在这里看一些租来的戏曲碟片,家里虽然可以看,但没大家聚在一起有味道。
第二天上午,天气十分晴好。记者再次来到西溪乡。村里的李氏宗堂,现在是村里的民俗博物馆,古床、古书画、衣物、枕箱……这些琳琅满目的古物都是村民自愿拿出来供人参观的。
在西溪,记者随意走入几处民居,家家都有楹联、题额,内容不乏一些为人处世的警句箴言,质朴的言辞之中透出一种豁达开朗耐人寻味的意蕴。
午后,由村宗祠改建的文化活动中心,挤满了男女老少,在铿锵的鼓乐声中,一出村民百看不厌的《茶灯戏》就热热闹闹地上演了……
西溪村的文化,是一种厚重而又纯朴的文化。但我们不得不忧虑它的未来。没有新鲜血液的灌注,会不会慢慢变得枯萎。年轻人那里去了?西溪村1246人,其中一半外出做工了,留在家里的基本上是小孩和老人。无独有偶,后来我们在丽水莲都区丽光村采访,也碰到了同样的问题,老人的文化活动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年轻人的文化几成沙漠。有老人甚至说,他们除了打牌搓麻还会干些什么?
绍兴
新屯南村:滋长着新文化
本报驻绍兴记者余雯雯
新屯南村在绍兴上虞西南角。一走进这个村子,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安静、干净。
这个浙江省第一批被命名为“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村庄20年前在发展经济的大潮中开始起步。“村子里扫盲已经有七八年,50岁以上的人都没有文盲,村子里大多人都有初中文化。每户人家中起码有1个孩子在上学,有些家庭两个孩子都在上大学。”老村长说。
2002年底,村里建成了文化中心,现在这个地方成为村里最热闹的文化场所。中心后面是一个灯光球场,还有一个露天舞台。走进这个文化中心,棋牌室、阅览室、舞蹈室、健身房非常齐全。
吃过晚饭,中心的二楼灯火通明,还不时传来音乐声、二胡声。走进一看,原来是10多位40岁的中年妇女在这个音响设施齐全的房间里,跟着电视学跳着健身舞。
而就在这些中老年人在这里健身、拉二胡、唱越剧的时候,卫生站29岁的小王正和她的朋友在上虞的市区一起吃饭、唱卡拉OK。“我平时下班了就不太呆在村子里,一般和朋友到上虞去,或是在家看看韩剧。”小王说。
2004年6月,网络开始冲击这个村子,有200多户人家装进了宽带,每个月交85块钱。43岁的谢连英告诉记者:“现在有了宽带我就不用买什么报纸了,都可以在网上看到,连电影都在上面看。平时我回到家吃完晚饭还看看报纸、杂志,我觉得我的文化生活挺丰富的,就是平时太忙没时间。”
宁波
邬隘村:开始喜欢上网
本报驻宁波记者林丹
沿宁波环城北路一路下去,车到孔浦,转个弯进入一条2米多宽的水泥路,不到200米开外,一个小型的村口早市正热闹地开张。这就是邬隘村,宁波江北区一个普通的村庄。
20岁的安徽小伙子朱昌盛,最喜欢上孔浦逛超市,也习惯了每天买一份报纸。最近刚学会上网的他,慢慢开始喜欢上网吧,他腼腆地笑:“现在不会用电脑,就落伍了。”
村里没有一家书店,也没有任何书报摊,要买书买报,村民需要步行20分钟到孔浦镇。村民们平时如果要看报,就到杂货铺里读——那里的报纸,多数是厂商赠送的。
村里惟一的娱乐场所,是一间小小的台球室,晚上6点不到,记者来到台球室时,这里空无一人。台球室的老板说,这里已经闲置许久,村里人不是上孔浦逛街,就是在家看电视。
晚上8点不到,村里就不大看得到有人走动了。18岁的邬刚下班回来,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脑、上网。他说一般要上网到11点才睡,那时候,村里人早都已经睡沉了。
嘉兴
曹王村:热闹的文化活动中心
本报驻嘉兴记者娄炜栋
一早,嘉兴曹王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老早开门了,这个原本由庙宇改建的活动室分类很细,有老年活动室,乒乓球室,放映室,阅览室,还有比较有特色的十一式健身操室。
活动室里有茶水供应,免费开放,下雨天人就多了,“我们这里还有花了1000多买的标准乒乓球桌,今天不是休息天,人就少,有时傍晚和节假日这里人多,大家还争着上呢。”村道上时不时有车子往余新镇方向开,这里的人条件比较好,有车子或者至少有摩托车,年纪比较轻的人喜欢跳舞唱歌,就会去3公里外的镇上。
金华
雅里村:希望多办培训班
本报驻金华记者刘焜
金华市金东区曹宅镇雅里村,一个800多人的村子。村里有个老年活动中心和一个露天的文体活动中心。
除了阅览室可以借书、读报,村民们似乎没有其它的文化生活方式。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村民告诉记者,其它还可以学到东西的地方就是村里举办的科技培训班了,因为村里的果农、菜农比较多,大家都很盼望参加这样的培训,可是一年里只有7次这样的培训,因为是免费的,所以每次培训都是爆满。
台州
车官村:怀念当年老电影
本报驻台州记者张云山
温岭石塘镇车官村依山傍海,村委会附近就是村里的繁华地段,一个小超市、一个水产品批发市场、一个音像店、一个水果店、几个卖船舶器材的店铺就是村子的经济形态。临街的音像店里,只有店主一人在看杂志。
60多岁的陈甲军家住在山上的老房子里,“文化?以前的电影最有文化,现在的不如以前好看了。”陈甲军很怀念当初的老电影。
村民们的生活一般都是吃过晚饭就看电视,晚上10点左右睡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