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本报记者 周裕妩
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里,包括电工、照明、通风、楼宇智能等在内的建筑电器业经历了一个“多事之秋”:中国照明电工的第一品牌佛山照明被国际照明大王欧司朗收入囊中;法国罗格朗接盘TCL国际电工;广东朗能与世界500强之一的美国霍尼韦尔展开全面合作。 一系列的剧变使国内建筑电器业备受关注。
据全国工业普查资料统计,在国内建筑电器行业中,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照明企业就有4900多家,小型企业更是数不胜数。尽管行业发展迅猛,但由于基础薄弱,整个建筑电器业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企业数量多而规模小,单个企业竞争实力不强;其次,设备水平仍比较落后;再次,产品结构不合理,耗能型产品比例过大,环保型产品比例小;大众型产品比例大,高档专用型产品比例小。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理事长陈燕生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行业整体还处于散、小、乱、差状态,虽有一些知名品牌,但尚未形成绝对强势品牌”。
国际巨头步步紧逼
就在本土品牌还没有“觉醒”的时候,国际建筑电器巨头在中国市场却步步紧逼。为争夺中国市场,近年来世界三大光源公司飞利浦、欧司朗、通用电气纷纷来华合资。日本松下在北京建立北京松下照明光源公司,东芝在福州建立芝光照明公司。到2002年,全国电光源行业合资、独资企业约300余个。到2005年,佛山照明与TCL电工两大巨头也相继“外嫁”,本土阵营的力量进一步被削弱。
而前日记者又从朗能电器获悉,其已经与世界建筑电器巨头———霍尼韦尔公司达成一项独家商标授权协议,按照协议,朗能公司将被准许在其制造的系列产品上标注霍尼韦尔公司的商标,这是霍尼韦尔首次将商标使用权授予中国制造商。
对此,陈燕生表示,中国建筑电器行业已经走到了一个发展的拐点上。
“傍洋佬”能否成突围之路?
事实上,中国建筑电器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某个方面的突破,更需要整个行业的集体破局。素有“中国电器之都”称谓的温州柳市的民营电器企业被价格战折腾得几乎遍体鳞伤。当地一家电器企业老板感叹“价廉利薄,几乎每家公司都面临困境”,而其深层的原因则是行业遇到的技术瓶颈,在这一背景下,傍着技术优势的洋大佬则成为一种集体抉择。
欧司朗在收购佛山照明之后承诺,将每年对佛山照明增加1亿至3亿元的订单。朗能电器总裁邓超华也告诉记者,此次合作将使朗能的产品能够借助霍尼韦尔这一国际知名品牌进入北美市场。
但面临的挑战亦不言而喻。中国建筑电器高端市场几乎被西门子、施耐德等跨国公司垄断,在进入中国的同时,他们也开始放下身段,进入低端市场,直接冲击国内的中小企业。因此,国内企业要想完成行业整合、做强做大、成为国际市场中的“发亮者”,仍然面临不少艰辛。(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