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本报昨日报道的匹克登陆NBA事件,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兴趣,一直在国际上抬不起头的国产体育运动品牌,在匹克登陆NBA之后,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究竟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让匹克大手笔出击?而匹克又是如何进入NBA的呢?本报记者通过电话,专访了匹克集团副总许志华先生。 (以下本报记者简称“记”;许志华简称“许”。)
国际化的战略眼光
记:匹克登陆NBA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你们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做出这样的选择?
许:体育用品的高端产品,一直被一些国际巨头所掌控,国内的体育用品产品,不是为国外品牌做贴牌生产,就是在中低端进行价格战。而现在国外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在反倾销等,实行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这对于国内的体育用品制造商来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事实。要么你走出去,要么你等人家进一步压榨你的生存空间,如果这样的话,再过几年,估计国内的运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将举步唯艰,甚至在国内市场也将坐失良机,即使在现在,国际品牌几乎垄断了中国体育用品的高端市场。如果我们再不行动,将不断错失良机。
而且,国外品牌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对国际赛事资源的占有上,占据了绝对优势,这对于民族品牌的传播推广来说,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窘境。匹克在国内体育用品制造商中,尤其是篮球运动装备方面,无论是技术或者是品牌,都是居于领先位置,但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挑战,恰好,我们知道NBA有这样一个机会进入,经过缜密的策划,最后才决定正式登陆。
记:对于匹克的国内同行来说,或者说我们平常总感觉NBA是一个高水平的竞技场,而且在美国,进入的门槛肯定很高,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
许:对于国内的许多品牌来说,NBA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很难进入。确实也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NBA代表着世界上篮球运动的最高水准,NBA球队在寻找合作伙伴时,也是重重条件,值得庆幸的是,匹克经受住考验。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当你的企业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时,进入NBA也并不是很难操作的。我们通过与NBA官方有关人士接触,发现他们对我们国内的品牌进入 NBA很感兴趣。而且从传播角度来看,NBA也没有说被哪家体育用品公司所垄断,他是一个很好的传播平台,我们完全有机会进入。
传奇式的迂回登陆
记:现在很多读者关心的是,匹克是通过什么样的运作手段进入NBA的呢?你能说说这方面的事情吗?我觉得这对于众多的国内品牌来说,应该是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许:匹克登陆NBA这个过程,具体说起来还真有点曲折。用句话说,那是从欧洲迂回到美洲。我们在2005年赞助欧洲全明星赛的时候,有位美国体育品牌运营商乔治•W•劳伦斯先生到欧洲考察,在国际篮联有关领导的介绍下,我们相互认识了。乔治•W•劳伦斯先生与NBA有着深层合作关系的品牌运营商,在国际篮球界很有声望,他对竟然是一家中国的体育用品装备商赞助如此高规格的赛事很惊讶,对我们的产品以及品牌运作很感兴趣,就邀请我去美国看看。
记:那你什么时候去的?
许:当时我还没决定说要去NBA,因为美国还没有进入我们的短期目标市场规划,而且刚开始时,因为不熟悉,总觉得NBA距离中国企业还有点距离,我们原来计划再过一两年开始进入NBA。但我还是与美国的朋友保持了密切的联系,经常通过电话联系。在我们赞助“斯坦科维奇洲际篮球冠军杯”时,我顺便邀请了乔治•W•劳伦斯先生到现场观摩。当他看到又是匹克赞助时,很兴奋,极力邀请我去NBA看看,告诉我 “也许那边有一片新的天空”。
我觉得我们国内的企业,应该经常参与一些国际上的交流,这样才会发现更多的机会。也正是这样,后来我觉得这个建议不错,就在6月中旬到美国考察了一下,也与NBA相关官方人士进行了接触。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他们对中国的体育装备与品牌也很感兴趣,因为NBA正在大力开拓中国市场,这样我们就建立了一些比较密切的联系。后来经过双方的努力,我们终于与火箭队达成了协议。
记:一下子投入400万美元,压力大吗?而且你说过,美国并不是你们目前的市场重点,这样对一个非目标市场进性这么大的投入投入,你不觉得很有风险?
许:任何一个投入都是有风险的,进入NBA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说没有压力,那绝对是假话,说实在话,做出这个决定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正是因为存在巨大的压力,更逼着我们就要将NBA这张牌打的漂亮,不能浪费资源。目前美国并不是我们主要的目标市场,但NBA所面对的观众群、它的影响力,并不仅仅在于美国,它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像国内、欧洲、亚洲等一些国家,都对NBA很关注,而且有很多的转播,这样它对于品牌品牌传播来说,就会带来许多无形的收益,因为我们的自主品牌,已经进入欧洲市场了。更为关键的是,匹克能够入主NBA主场,表明我们的整体实力达到了国际要求。
我觉得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品牌运营与终端促销是不一样的,它并不是要求你今天投入,马上就要有回报,而是一个细水长流的熏陶过程,它追求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消费者不断认知、并最终选择。所以我们能够投入400万美元,一方面是我们要走国际化道路的必然,说明我们中国的体育运动装备品牌,开始新的觉醒。因为NBA代表着世界上篮球运动的最高水平,而匹克是专业的篮球运动装备供应商,这种结合,可以让消费者看到,匹克具备的这种勇气,以及匹克具有的国际化视野,因为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说在国内市场树立自己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把匹克发展成国际上一流的运动装备供应商。这样的目标,需要我们有超前的眼光来进行操作,这也是我们进入NBA的一种必然,不过时间上比我们预计的要早一点而已。
记:那匹克计划什么时候进入美国市场?
许:很快的。匹克将以代理商模式正式进军美国,代理商就是我们进入NBA的引路人乔治•W•劳伦斯先生。他在建议匹克进入NBA时,就有过这方面的计划,匹克真的进入NBA,也是让他相信我们的实力,所以后面的合作就很愉快。他在国内各地考察了匹克,包括生产线、厂房以及销售系统,目前我们已经签订了合作意向,在一段时间内,他将是匹克在美国的总经销,最快在今年4月份就可以在休斯顿看到匹克的专卖店。
我们要先打造出国际化品牌,再开拓国际市场。没有品牌支撑,国际市场是难以突破的。
中国式的品牌温情
记:那为什么选择火箭队?是因为姚明在火箭队?
许:除了火箭队,我想不出还有那支球队更合适。大家都知道姚明在火箭队,国内球迷最关注的球队就是火箭队。这也是我们登陆NBA非常重大的因素,姚明是中国人,代表着中国篮球的一种高度;而匹克是中国品牌,同样代表着中国篮球运动装备的一种高度,让他们在NBA相逢,不是一个很巧的点?
记:但姚明已经是一家跨国体育用品公司的品牌形象代言人,匹克能利用姚明做文章吗?
许:利用姚明做文章是不可能的,我们也没有考虑过怎么去使用姚明,因为这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但姚明是中国出去的球员,国内球迷、甚至不看球的人也很关心姚明。但在NBA的赛场上,竞争是很残酷的,我们只是想在他打球的球场上,增加一点温馨的感觉。如果匹克能够在赛场上,增加一点中国的符号,就不会让姚明的身影显得孤独,我们希望他在主场的时候,身边的汉字能够让他更有主场的感觉。
虽然我们不能利用姚明进行任何广告宣传,但据我们前期了解,火箭队的比赛,是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所有国内媒体最关注的比赛,也是转播场次最多的一支球队。这样我们不但让美国、欧洲的球迷认识到匹克,也让国内的球迷在观看NBA或者姚明比赛的时候,增加了一些中国元素,这可以进一步密切匹克与国内球迷的关系,也进一步带动我们国内市场。
也就是我们进入NBA有两层考虑,一个是国际化的匹克,一个就应该是中国人的匹克,这种温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的一部分,我们并不是说国际化就忘记了我是谁,而是把我们这种传统的文化精髓传递到世界上去,让我们的顾客感受到匹克这种中国式的品牌温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