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播出)
在今天的节目开始前,请大家先看一下大屏幕。
大家现在所看到的,是我们的记者在2005年12月28日,在江苏无锡的社会福利院里拍摄到的,这些热泪盈眶的人全部来自于山东淄博,他们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地到无锡来,又为什么如此情绪激动,故事还要从一个名叫李华的人说起。
2005年11月11日,《鲁中晨报》的读者接待室里来了一位自称李华的妇女,她告诉当时的值班记者张继才,小的时候,从邻居不经意的闲谈中,她偶然听说现在的父母并不是她的亲生父母,长大后,她最终得知,她是在1959年1月,被现在的父母从江苏无锡的社会福利院抱到现在所生活的山东淄博来的,当时她才8个月大。 另外,这个李华声称据她所知,在整个淄博,有着像她一样经历的大概有将近300人。
记者:那当时李华跟你讲她的故事,而且说有好几百个孩子都是这样的经历,当时你作为记者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鲁中晨报》记者 张继才:很吃惊。
记者: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
《鲁中晨报》记者 张继才:对。
《鲁中晨报》主任 贾镐哲:我们听到这个事情以后,觉得这个社会背景比较大,有必要对这个事情做一下调查,然后我们就安排记者上民政部门,当年的无锡的一些民政部门做一下调查了解,发现事实上确实,像这个群体还是非常多。
《鲁中晨报》的同志表示,通过到江苏无锡的民政部门进行调查,他们最终确认李华向他们所讲述的完全是事实,而出现这一情况,是因为50年前,在江苏无锡一带,老百姓的家里一般都有好几个孩子,养活起来非常地困难,加上太湖又发生了水灾,很多人丧生,许多孩子成为了孤儿。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政府就号召人们将难以养活的孩子或者孤儿送到育英院,也就是现在的社会福利院,然后由国家统一安排送到其它地方进行抚养,当时整个无锡送出去的孩子一共有2000多人,而主要的去处就是山东淄博。当年的小孩子如今都已经年近半百,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有着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到自己的出生之地,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和兄弟姐妹。
多少次梦里回故乡,醒来惟有泪千行。2005年11月25日,《我的亲生爹娘在哪里》一文大幅刊登在《鲁中晨报》上,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
贾镐哲:当天热线平台接到的热线线索就有20多条,接着我们又紧接着发了一系列报道,心系俺爹俺娘这一系列报道,在短短的四、五天时间里,就有七、八十人打电话来表达自己要寻找自己亲生父母的意愿。
在随后的一个月里,《鲁中晨报》每天一版寻亲报道,热线电话响个不停,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寻亲队伍中。目睹年近半百的人们提起往事泪流不止,报社领导决定组织一场千里寻亲活动,帮助他们了却积郁半生的心愿。
李华:我只是想知道自己的父母兄弟长什么样,知道他们过得好不好我就放心了。就说人到中年更迫切的希望得到这份骨肉亲情,没有别的意思,他就是再富有是个百万富翁,我也没有任何索取,他如果是过得不好,我要尽我的责任和义务。
得知《鲁中晨报》要搞千里寻亲活动,李华非常地兴奋,梦中的父母很可能就要见到面了。兴奋过后,一种惆怅浮上心头,朝夕相处近五十年的养父母已经日渐衰老了,该怎样跟他们说,自己要远赴千里去寻找亲生父母呢?他们能理解并支持自己吗?
李华:我想我和他说很难开口,就没告诉他这个事情。我觉得他年龄大了,也不愿意让他伤心,所以我觉得他如果不知道呢更好,如果知道的时候,他问起来我再告诉他,再说呢,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不管他知道还是不知道,我对他一如既往,像以前一样,并不是说我寻亲找着了,我或者不管他们了,或者对他们不好。或者找不着有什么想法,我本身不存在这些想法,所以呢,我觉得尽量不让他知道更好一些。
为了避免养父母心理上受到伤害和刺激,李华最后决定,不把自己打算千里寻亲一事告诉他们。为了弥补自己心中对于两位老人的歉疚之情,李华写下了这样一封公开信。
《梦回无锡、千里寻亲》已经连续报道半个多月,但我的心情依然不能平静,让我感动不已的是每个寻亲者背后那催人泪下的故事,特别是那些养父母,一生含辛茹苦,把自己的心血和他们伟大的母爱全部无私奉献给自己的儿女,作为女儿我在这里向所有养父母说声谢谢!
梦回无锡、千里寻亲,是我一生的期盼和愿望,这是多少年来压在心底的秘密。是肺腑直言,是心灵的呼唤,但在众多寻亲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瞒着父母来的,他们怕父母知道后伤心,多想,父母养育之恩大于天,是你们养育了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如果有一天你们知道了我的举动,望你们宽恕和谅解。
------摘自李华的信
经过研究,《鲁中晨报》决定千里寻亲活动于2005年12月27日正式开始,当天,寻亲团将从淄博启程前往千里之外的无锡。得知这一消息,赵艳霞显得格外地激动,因为她是在此三天之前,才从养母的口中确认自己身世的,对于养母的情感,说起来,她要比李华复杂得多。
赵艳霞:太小的时候不知道,当时确实可能这东西,感觉吧。由于母亲可能是年轻,反正是自己没有孩子,反正总觉得不大会养孩子,脾气也暴躁一点,在一块儿小朋友打架或者怎么回事,然后人家就去找我妈,一找我妈,我妈就把我打一顿。
经常挨打,赵艳霞虽然感到非常地委屈,但是一直也没有想得太多。直到12年后,母亲生下了一个小妹妹,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了母亲怀孕时的病历,她的内心再也难以平静了。
赵艳霞:我就拿开一看,一般它里面就有一个你第几次妊娠了或者怎么回事,我一看上面写着第一次。
记者:第一次看到你妈妈病历上写着怀孕是第一次,你当时心里就确认你自己不是妈妈亲生的?
赵艳霞:对,不是亲生,但我还有一丝幻想,觉得爸爸是亲的,因为爸爸对我很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艳霞的幻想也最终破灭了,她从亲戚朋友那里得知,原来她是被父母从南方抱来的。幻想破灭之后,一种隔膜在赵艳霞与养父母之间默默地形成了,当然有关她的身世也成了这个家庭最忌讳说起的话题。后来,赵艳霞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家庭,与养父母的来往也随之日渐减少,养父去世后,她索性就很少登门了。如果不是看到李华写给养父母的公开信,赵艳霞也许永远不会向养母提起自己的身世,而事实上她看到了这封公开信,由此,积郁多年对于亲生父母的思念,最终促使她下决心要与养母认真地谈一次。
赵艳霞:我就拿好了钱,我心想如果一旦我妈不愿意说,或者出现什么情况,我马上打120,我确实这么个想法,这样以后呢,可以这么说,我也很难过,我进去以后,我妈眼泪就下来了。
赵艳霞的母亲:她打小也不容易啊,人家谁家好能把自己孩子扔出来。始终咱再好再好也不如在爹娘那跟前好。我寻思着早早晚晚和她说。来了以后,我就说艳霞啊,你去找找吧。她就是怕我难过啊,我也这么大年纪的,有啥难过的,你只要找到了,我就挺高兴啊。
对于养母的态度,赵艳霞深感意外,同时她也感到这个家里充满了一种久违了的温暖。小小的房间里,母女俩第一次心平气和地谈起了将近50年前的往事。
赵艳霞的母亲:她爸爸是个残废军人,三等甲级,临死的时候炮弹皮在腿里还没取出来呢,人家照顾他,没有孩子,他去淄川县政府找到这张照片,他拿来相片后,他说我给你抱来个大喜来,就从布袋里掏出来一张小相片,2800我说你怎么不抱个大的呢,抱个小的呢?他说我满抽屉里找,就是看着这个小孩和我笑,我就是相中她了。
养母告诉赵艳霞,由于多次搬家,她小时侯的照片早已被弄丢了,不过她还清楚地记得,在那张照片的背面,写着她的乳名,叫雅仔。养母提供这一信息,对于赵艳霞寻找亲生父母来说,其价值可想而知。
赵艳霞的母亲:那孩子赖得那个样,别提了,头上那点撅撅皮和那点小黄毛,比着那么大小的人做的衣服,她穿着也不行,衣服不行就拿个小被子把她包起来了,说是8、9个月的孩子,看着就不像。坐也坐不住,屁股上那些疮啊,什么的,到家先给她做的治疗。
老人说,艳霞从小体弱多病,养大成人很不容易,以前每次打骂艳霞的时候,其实她的心里也非常地难受。
记者:她这次到无锡,你舍得让她去吗?
赵艳霞的母亲:我愿意让她去啊,谁家没有个生身父母阿,她去看看啊,她愿意,她就别忘了我,我从小把她带大也不容易,到时候你就别忘了我,就行了。
赵艳霞:我可以这么说,她把我养大恩重如山,我会尽力的,她正是需要我,可以这么说。我会不顾一切给她,叫她愉快地过好每一天。
眼看女儿就要去无锡寻亲了,养母把400块钱交到女儿的手里,这是她一年的积蓄,更是她近50年来交给女儿的第一笔钱。面对苍老的养母,快50岁的赵艳霞跪下了,对于赵艳霞来说,这同样也是她近50年来的第一次。
赵艳霞:我觉得很感动,很激动,觉得从来没有这种,感觉又找到了母爱那种感觉,我当时都感觉不去上无锡了,这就挺好了,确实有这种想法,我妈我真是谢谢你,我真是没想到,我真是很谢谢你了。
寻亲团第二天就要出发了,可是赵艳霞始终放心不下多病的养母,于是她又再次来到养母家看望老人。
艳霞的:妈, 明天我就走了 ,我和您说一声,您放心,我绝对能孝敬您,您对我这么好,妈,说句真的 ,我心里特别感动。
赵艳霞的母亲:你也有孩子,不也是挺困难的,我给你个路费,就是你出去买点水喝也行,我也没有钱,没有什么的,也不多,就是那个意思。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没有理由不感动。其实,很多养父母不愿意对养子女提及他们的身世,有时甚至故意隐瞒,许多时候是善意的,是不愿意失去那份来之不易的亲情,而对于那些养子女来说,多年的养育之恩,也使他们早已对于养父母产生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驱使他们踏上寻亲之路的,只是心中那份无法驱散的血肉情结。
在众多的寻亲者当中,有的养父母已经过世,李执龙就是这样一位寻亲者。相比李华和赵艳霞来说,李执龙少了一份与养父母之间的情感纠葛,但却多了一份对于九泉之下的养父母的怀念。
李执龙:我小的时候(父母)也说,给你抱个小妹妹吧,我说我不要,那个时候小啊,当然老人也就不吱声了。我的老人对我太好,就是从小抱着你吃,抱着你住,什么东西都紧着我吃。
在李执龙的记忆中,养父母给了他最无私的爱,为了让他能够多学习文化知识,养父母砸锅卖铁供他读完高中,对于许多与他同龄的孩子来说,读高中简直就是一种梦想。养父母为他吃了许多的苦,而还等到享受他的孝敬,两位老人就双双撒手人寰了。想着养父母生前对自己的爱,李执龙心里不是个滋味儿,在前往无锡寻亲的前一天,他特意来到养父母的坟前,乞求两位老人的原谅。
李执龙:爹娘,明天我要到无锡去了,请你们理解,原谅我,我想你们活着也会支持我,也会原谅我,对不起,给你们敬杯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