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05年全国群众安全感调查”数据公报显示,对于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认为“安全”的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37.1%,认为“基本安全”的占54.8%,认为“不安全”的占8.1%。与2004年相比,“安全”和“基本安全”的占到91.9%,比2004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
社会治安环境改善,公众安全感上升,这当然没有问题,但对于这一调查,笔者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治安安全是否就是安全感的全部?或者说,除了治安环境,安全感是否还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所谓安全感,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人对其所处生活环境抱有的确定感和可控制感,显然,这种确定感和可控制感,不仅仅来自于人身、财产安全秩序层次上的治安环境,其他更广阔范围内的社会环境,比如经济范畴内的就业环境、消费环境,健康范畴内的看病医疗环境,文化范畴内教育读书环境等等,同样也是构筑它的重要方面。而如果我们同意著名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对“安全感”的描述———“一种从恐惧、焦虑和忧郁当中解脱出来的信心和自由的感觉”,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说,安全感其实还包括一种基于自由的生活和谐感、幸福感。
如果以这种“安全”视角,再来打量我们生活环境的安全生态,其结论恐怕不会像上述治安环境评价调查那样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吧。比如,在就业、消费环境方面,我们还有多少基于工资拖欠、劳动保护缺乏,假冒伪劣乃至有毒食品的不安全?再如,在医疗、教育环境方面,我们还有多少源自天价药费、见死不救,教育乱收费、学费如谜的不安全感?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2006年中国经济和社会蓝皮书》显示,除了犯罪与社会治安外,民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还有“下岗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环境保护、医疗改革、经济发展水平”,而作为代表性的“买房贵、上学贵、看病贵”三大民生问题,完全打乱了正常的家庭消费结构,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确定感和可预期感。
这些情况显然说明,完整准确地评估把握安全感,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因其不仅涉及影响个人生活状况的方方面面,而且实际上反映的也是整个社会秩序和综合生态环境。因此,要真正不断推动社会安全感的改善和提升,就不能只盯在治安环境这一浅表、局部的指标上,而应该从构建整个社会和谐有机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并践行之。
张贵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