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针对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抱怨,卫生部部长高强不久前在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要求各地建立一批平价医院。本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解释了平价医院怎么建、谁投入、怎么运营等问题。
但是,现有的公立医院本来就是政府兴建的,应当是非营利性的、面向普通民众的平价医院,何必在此之外又另起炉灶?对此,毛群安坦率承认,卫生部之所以推行建立平价医院,是因为现在的公立医院角色错位,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职能。可以预料,现在开始筹办的平价医院,只是公立医院在矫正角色之前的一个过渡性安排。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后,“公立医院”就该成为平价医院。
这种面对现实、尽快解决问题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不过,组建平价医院,仍必须面对一些相当重大的问题,过去医疗体制改革中没能解决的问题,仍是绕不过去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政府对平价医院的财政责任问题。卫生部将新疆的做法作为典型。在新疆,自治区政府将两所公立医院改建为济困医院,主要收治乌鲁木齐地区城镇户籍的破产、关闭和特困企业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等,药品按照成本价收取,免去一般医院收取的15%的加价;治疗、手术、检查等费用也一律按照现行收费标准的50%收取,医院不能以药品、检查挣钱。为此,自治区财政对两所医院实行全额拨款。
目前,在各地进行的平价医院尝试或专家所提出的建议,均不出这一思路——以政府全额拨款来换取医院降低服务与药品价格。这种模式就是回到医改前公立医院享受财政待遇的老路上去。
但是,以政府目前的财政能力和意愿,政府可以养活多少家这类医院?当初政府进行医疗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政府无力承担巨大的公立医院开支。目前,对公立医院,政府也还承担着部分财政责任,在这之外,政府是否愿意另掏一笔钱投入平价医院?
因此,组建平价医院系统,政府面临着第二个问题,如何处理平价医院与现有公立医院的关系?从财政的角度看,假如政府认为,目前公立医院的商业化已经根深蒂固,无法改变,也不指望它们充当服务普通民众基本医疗的平价医院,那就应当停止对其的财政支持,将这部分资金拿来组建平价医院。
实际上,政府也不必新建平价医院,在新疆等地,平价医院就是由公立医院改制而来,不过是改回原有的体制。政府完全可以通过财政手段,让现有的公立医院进行选择:要么成为平价医院,获得政府的全额拨款,向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要么通过转制,成为商业化机构,政府完全切断财政拨款。
这正是深化医疗体制下一步的任务所在。目前之所以出现严重的看病难看病贵,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停留在中间状态,作为医疗市场主体的公立医院非驴非马。公立医院当初是政府投资兴建的,政府每年给予其财政补贴,又给予其税收优惠。按理说,政府在付出这些之后,应当得到医院的公益性服务作为回报。但政府也意识到,财政支持不足以让医院维持正常的运营,因而,政府又给了医院“以药补医”、提高服务价格的特权。不幸的是,这些医院又处于垄断地位,在体制上又是医政不分、监管缺位。结果,弥补收入缺口的权宜之计,蜕变成为公立医院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扭曲体制。
因此,建立平价医院是一个契机,政府可以借此重新理清医疗改革的思路。目前的状况是,医疗体制改革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所以应当坚持改革,深化改革,最终做到,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政府让部分公立医院转回原有的体制,主要针对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政府为这些医院的收入缺口买单。在此之外,则通过公立医院改制和放开准入,并建立公平独立的监管机构,形成真正的医疗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公平竞争将会压低医疗服务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