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琦
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建立平价医院的经费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投入,建多少、建多大都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定,全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个说法让很多对平价医院抱有美好期待的人感到几丝模糊。 要解决现实难题,光有概念远远不够,眼下,必须尽快拿出把平价医院从概念层面落实到具体操作环节的合理方案。
首先,平价医院怎么定位?其实,公立医院就应该是平价医院,正如毛群安所说:“严格来说,平价医院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批公立医院!”
其次,平价医院面向哪些群体?现在对平价医院的定位仿佛只指向“下岗失业、进城务工人员等低收入人群”,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看病贵、看病难也是群众面对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不仅只存在于低收入人群。如果只为了一部分人而建立平价医院,反而会忽略更庞大人群的医疗权利。因此,平价医院不应该是某一类打上“平价”字眼的特别医院,不是简单地为某些医院“贴标签”。
再次,办平价医院钱从何来?这是个最大问题。按照毛群安10日的表态,建立平价医院的经费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投入。富裕的地方政府在其乐意和愿意有所作为的前提下固然可以投入,但相对贫困地区的地方呢?按照有关数据,我国连续7年税收增幅高达19.3%(远高于同期GDP增幅的8%~9%),但政府投入在医疗等公共事业方面的相对数却逐年下降。这是应当改变的。笔者认为,平价医院保持平价(既能保证其医疗水平又能调动医疗工作者的积极性)的途径有二:一是挤出医疗价格虚高的暴利部分;二是增加国家财政补贴并使之制度化。(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