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集团1月9日宣布,“特厚煤层变防水煤柱为防砂煤柱”的研究成果在工业化生产中取得巨大成功。
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的生产显示,在全煤厚综放开采和顶分层综采与网下综放开采相结合条件下,原设计的防水煤柱垂高由80米缩小到了68米和46米,将防水煤柱的开采上限分别提高了12米和34米,安全“捡”回了377.87万吨宝贵的煤炭资源。
按目前国内的煤炭开采技术水平,要在地下四五百米的地层深处开采煤炭,含水层压滞煤炭的现象不可避免。此前,国内矿井通常都是运用留设大尺寸防水煤柱的手段来解决,但是这一方法会造成大量被压滞煤炭无法开采,致使“乌金”资源白白浪费。
兴隆庄煤矿原来设计的防水煤柱垂高也达80米,留设的目的是为分层开采,尽管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综采放顶技术,但技术的实施也最多将特厚煤层的全层厚度一次就采放出来,与分层开采工艺相比,对采动区和上覆岩的破坏程度大为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再提高回采上限,缩小防水煤柱,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为最大限度利用煤炭资源,兴隆庄煤矿与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携手攻关。通过两年多的反复试验研究,有效降低了厚煤层综放开采的覆岩破坏高度,原设计的80米防水煤柱垂高,采用全煤厚综放开采方法可缩至68米,采用顶分层综采与网下综放开采相结合的方法可降至46米,成功地将防水煤柱变为防砂煤柱,安全地“解救”出了压滞煤炭377.87万吨,还节省了勘探、矿井设计建设和采区开拓准备费用695万元。
有关专家指出,此项技术有效地控制了试采期间工作面的涌水量和涌水形式,未恶化采煤工作面作业环境,扩大了综放的使用范围。同时,此项成果还填补了我国含水砂砾层下采煤史上的空白,在条件类似的矿区或煤田极具推广应用价值,对全国水体下采煤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按目前每吨煤炭600元计算,这项科研成果的直接效益已在22.67亿元以上。
兴隆庄煤矿负责人表示,运用此项科研成果,兴隆庄煤矿还可进一步解放出300万吨的防水煤柱呆滞可采储量。(完)(董书民 张思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