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新天地太仓路口,一家店门前的广告牌损坏,已将信息发送至平台,请处置。报告完毕。”责任网格监督员王和收起了巴掌大小的“城管通”,继续巡视。在上海新兴的网格化城市管理中,“城管通”是关键的“新武器”,它到底灵不灵呢?昨天下午,记者跟随责任网格监督员巡视,一路开了眼界。
3张照片说明问题
王和的责任网格东到嵩山路,南至太仓路,西临重庆南路,北达金陵西路。卢湾区的网格化管理,划分有30个责任网格,每天早上8时30分到下午5时,监督员在网格内不停走动,“城管通”片刻不离身。这“城管通”用了GPS定位系统的技术,窨井盖没了,广告牌坏了,凡是跟城管有关,只需拍下3张照片发给信息平台,一般的小问题2小时内准保解决。为什么要拍3张照片呢?王和说,特写镜头说明“是怎么”,近景说明“影响怎么样”,背景是参照,好定位呀。
轻点屏幕传送信息
这里是马当路近太仓路,一处人行道的上街沿,一股小水流从砖缝中涌出来,沿着马当路流出了一处5米多长的水洼,“估计是下水道破裂。”王和拿出“城管通”,蹲身拍下了水流的特写镜头,又拍了水洼的面积和建筑物背景。然后,拿出感应笔在“城管通”的屏幕上轻点一下,选择“突发事件”,再点一下,选择所在方位地图,接下来再点击2下:发送照片,接通对话键报告——这个突发事件就传送到了卢湾区城建管理中心的信息平台。
随时回复验收结果
忽然,王和的“城管通”收到了一条信息:“城管答复,太仓路、黄陂南路上的乱晾晒已解决,请核实。”原来,2个多小时前,王和在巡视中发现了乱晾晒,就向信息中心通报情况,现在他的任务是去核实事件是否已经解决。王和赶到事发地,拉扯在路标和电线杆之间绳子不见了,乱晾晒也不见了。王和很满意,拿起“城管通”,轻点几下回复验收结果。王和说,网格内的城管问题分为部件和事件两类,部件主要是一些绿化和公共设施;事件是动态情况,又分成一般事件和突发事件,“乱晾晒”是一般事件,2小时内一定要解决。
“我看这‘城管通’蛮灵的!”自从去年10月试点以后,11月市民在12319上对卢湾城管的重复投诉是零,区内各热线的投诉量同比下降了近一半。本报记者姚丽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