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粤港澳文物展本月18日亮相广州艺博院
新快报记者 陈琦钿 通讯员 蔡锦明 刘庆红
广东新会司前镇500年前就有了酷似“蒙娜丽莎”的门板油画,“三寸金莲”也有“洋货”……从本月18日起,市民到广州艺术博物院将可欣赏大批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据市文化局方面透露,本次汇聚粤港澳文物的展览是在香港首展成功后移师广州的,展期为本月18日至4月15日。
逾200件文物均首度在穗公展
据介绍,本次展览由广东省文化厅、广州市文化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联合主办。
展览汇聚了粤港澳三地20个文博单位、宗教机构和个人珍藏的逾200件文物,包括金银器、瓷器、珐琅器、铜器、漆器、贝雕、玛瑙、油画、书籍以及近代由西方传入的各种生活用品。展品将从外销商品的生产、工艺技术的交流、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生活习尚的融合以及新知识阶层的出现等五大领域,重现汉朝以来随着中外交通的繁荣而形成的中西商贸往来和文化碰撞。值得一提的是,这200多件展品均是头回在广州展出。
文物展品都是“中西混血儿”
记者了解到,这次三地文物展最大的特色是展示了众多融合东西方文化底蕴和艺术风格的珍贵文物,如波斯银盒、东南亚玛瑙珠串、黄釉胡人俑、金花泡、鎏金器等舶来品以及绘有欧洲贵族徽章的广彩纹章瓷、东南沿海各重要窑口生产的外销瓷、粤海关监造的丝织品、描金制茶纹游戏盒、描绘19世纪中国沿海重要港口城市风光的油画等外销商品。
展览从香港移师广州,广州市文化局又新增加了广东地区近年发现的一些重要文物,也都是“中西混血儿”———如南越国宫署遗址唐代文化层出土的胡人头像象牙印章,其印钮为一外国人头像,高鼻、深目、齐肩卷发后梳。该印章印面呈椭圆形,为西亚地区特有的印章类型,与中国传统印面呈方形或长方形迥然不同,反映出唐代广州对外文化交流的繁荣。此外,还有“南海一号”宋代沉船出土的福建德化窑、磁灶窑、江西景德镇窑系及龙泉窑系的瓷器精品。
门板油画酷似“蒙娜丽莎”
据了解,在200多件展品中,有一幅非常神秘的油画———《木美人》。该油画画在两块木门板上,画面是两个与真人一般大小的西洋美女,身高160厘米,鹅蛋验、高鼻梁、凹眼窝,眼神生动,流转秋波,具有明显的高加索地区人种特征;而且两美女与名画《蒙娜丽莎》非常神似和形似。但叫人生疑的是,她们却穿着低领汉代襟衣,梳着高耸的发髻,似戴着抽纱类盖头。
这幅《木美人》门板油画来自广东新会司前镇天等村。据文物专家考究,它是明朝之物,距今至少有500多年,比公认的西洋油画传入我国的时间早100年,是目前所知的传入我国最早的西洋油画。但这幅油画是何人何时所作,为何西洋女子穿汉代服装,木板曾被火烧油画为何却能幸免于火灾等一系列疑问至今无科学解答,仍是谜团。
“三寸金莲”也有“洋货”
妇女缠足是我国古代特有的社会现象,但“三寸金莲”竟然也有进口的“洋货”。在本次展览上,一对来自香港历史博物馆的西式缠足鞋将叫人大开眼界。它产于二十世纪初,长仅15厘米、宽6厘米、高8厘米。与“国产缠足鞋”不同的是,这种西式“三寸金莲”是皮质地、后跟置于鞋尾部,其款式比用布料制作、后跟置于鞋身中央的“国货”时尚得多。乍一看就是一双现代版的“迷你高跟鞋”。
据悉,虽然缠足陋习在二十世纪初已逐渐废除,但早在清末前被迫束脚的妇女,由于脚部已定型,仍需穿“三寸金莲”,于是穗港澳一带跨清代和民国的富贾女子,在民国成立后,依旧继续订造这类来自西洋的西式小鞋。 图:来自广东新会司前镇天等村的《木美人》门板油画,酷似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