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报业集团正在进行结构调整、资源整合,以资产和业务为纽带实现集约化经营,报业集团经济的增长方式从规模数量型向集约质量型转变。这是记者从12日在广州召开的“报业集团的创新与发展”论坛上获悉的。
自1996年至2002年,我国共组建39家报业集团,10年来,我国报业集团坚持创新与发展的主题,提高党报集团舆论引导力,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经营方式,增强报业集团的活力与竞争力,为报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目前我国共有1017种各级党报及其系列报,占全国报纸总量的53%。而我国39家报业集团创办的报纸占到全国报纸总量的17%,这些集团的经济效益好,正在推行集约化经营战略,影响力不断提升,集团经济逐步实现从数量增长向深化改革提升质量的方向迈进。
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有关负责人在论坛上介绍说,当前我国报业集团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报业集团化建设十分重要。在报业经营方面,要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集团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建议当前做好5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强党报,打造党报品牌,办好子报子刊,向多媒体、多领域开拓发展。进一步加强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党报和子报子刊形成舆论合力,占领舆论阵地,打造现代传媒集团。
二是坚持深化改革,实现体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报业生产力。报业集团的组成,不应是行政撮合,不应是翻牌,而是用现代企业制度来推动报业集团的发展壮大。
三是大力改善报业经营,转变增长方式。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以资产和业务为纽带,推动报业集团经济从规模数量型向集约质量型转变。在报业集团内部,要优化产品结构,避免同质化办报现象,注重细分读者市场的研究和培育。
四是开拓市场空间,找到新的增长点。报业集团的市场开发应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一些报纸的服务对象重点可从中心市向中小城市和农村转移,为广大农民提供精神食粮。
五是发展数字报业,牢牢把握新型媒体内容产品的主导权。传统报业和高新技术的结合是未来报业的发展趋势,它可以使内容产业发挥更大的效益。
据介绍,2006年是我国报业结构调整、资源整合的年份,上半年新闻出版总署还将出台有关全国报业总量结构布局的发展规划,作为报业宏观调控整合发展的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