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飘白了黔北莽莽山海。
今年1月7日,遵义县境内的古镇刀靶水(亦名刀坝),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长街上狮龙狂舞,鞭炮轰鸣。不少男女青年,身穿红军灰布军装,八角帽上红星闪亮,一个个英姿飒爽、威武雄壮。
71年前,红军长征曾二进刀靶水,二次在刀靶水与敌激战。1月7日,是红军一进刀靶水的日子。71年来,刀靶水的民众怀念红军,铭记历史,有不解的红色情结,自发组织举办了“雄师刀坝告大捷”的纪念活动。
大清早,刀靶水四乡八村的上万名父老乡亲,手持“欢迎红军”的小红旗,相继拥进镇街,挤得水泄不通。
天虽大寒,但刀靶水这片热土却春意盎然,一片沸腾。男女老少在放声高歌————“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这亲切、欢快、昂扬、雄浑的歌声,震荡在高山大谷,飘飞在田坝林莽。古镇脚下的乌江,波翻浪涌,涛声入云,仿佛也在参加刀靶水村民的大合唱。
上世纪六十年代,肖华将军所作《长征组歌(诗)》万众传唱,数十年来,历久不衰。《长征组歌(诗)》,囊括了红军长征中最为辉煌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多年来均被史家们反复研究和宣传,惟独“雄师刀坝告大捷”一句,史家们轻轻放过,擦边而去,这是何故?查遍现存的史料。仅有寥寥数句:“遵义会议期间,红三军团驻刀靶水……”云云,所载平平,如同记载长征途中一次常规的军事行为。至于“刀坝”(刀靶水),更是鲜为人知。近年来,史学界有人呼吁:“雄师刀坝告大捷”的历史意义应当进一步发掘和探索。
刀靶水,黔北一古场镇。据《遵义县志》载:“刀靶水成为场镇,始于汉末年间”。刀靶水距遵义城80华里,雄踞于乌江北岸的高地,其地势险峻,镇南边是老君关大峡谷,峡谷口即是天险乌江渡。刀靶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占据此地,即可封锁贵阳至遵义的水陆交通。
清末、民国以及解放初期,刀靶水曾多次建区。它是遵义至贵阳必经的三大商贸重镇之一(刀靶水、息烽、扎佐)。而今的乌江镇、三合镇当年均属它的辖区。刀靶水南抵乌江,隔江与息烽县交界;西南抵乌江的偏岩河与金沙县交界。方圆50公里,面积约275平方公里。而今的刀靶水已撤区,划入遵义县三合镇辖区。
昔时的刀靶水古镇,在川黔道上,颇有名气。来往商贾,人挑马驮,从遵义往贵阳,朝发夕至刀靶水,多住宿在此镇上。镇街十分繁华,有盐号4家,马房10多家,客栈10多家,饭馆10多家,另有榨油房、面粉房、纺织房、蚕丝房、木炭房、染房、百货铺等多家。白天夜晚,街上人喊马嘶,好生热闹。而今的刀靶水,仍是遵义县的优质粮油、优质烤烟产地。由于它地处乌江流域,村民们利用乌江得天独厚的水质和气温条件,在乌江的偏岩河内养鱼,优质的鱼、虾品种达30多种,年产量达数千吨,远销重庆、成都、昆明、贵阳等地。刀靶水交通十分方便,210国道、贵遵高级公路、川黔铁路皆通过此地。
1935年1月1日,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后,在猴场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创建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首先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中央苏区。”红军当即分兵三路,强渡乌江,挺进黔北。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为挺进黔北的左翼。3日晚,红三军团3个师,1万余官兵,在乌江的茶山关渡口、孙家渡口、桃子台渡口,迎着漫天风雪,顶着北岸守敌密集的炮火,或乘筏,或泅水,突破乌江,迅速占领北岸的尚嵇、团溪、龙坪、刀靶水、老君关、乌江渡、鸭溪一带,形成100多公里的江北防线,截断贵阳至遵义的水陆通道,阻击从南尾追而来的敌重兵,西边阻击黔军东进。
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参谋长邓萍。下属三个师(红四师、红五师、红六师)。1月7日,彭德怀率红五师进驻刀靶水,军团总部设在刀靶水街上。红四师镇守东侧鸭溪一带;红六师镇守西侧尚嵇一带。
红五师师长彭雪枫,副师长李天佑,政委徐策;红四师师长张宗逊,政委黄克诚,政治部主任张爱萍;红六师师长李寿轩,政委余端祥。那时,杨勇、苏振华分别是四师下属第10团的政委和五师下属13团的政委。
当时,革命形势十分严峻,红军共16个团,计3万余人。敌军70多个团,计36万余人,敌众我寡,对红军形成四面合围之势。东、西面是湘军刘建绪的4个师;南面是桂军廖磊的2个师;北面是川军刘湘的12个旅(36个团);西南面是镇军孙渡的4个旅,黔中是王家烈的黔军5个师。黔军柏辉章、何知重两师前峰已达乌江、毕节、金沙。蒋介石下令将红军围歼于黔北。
为了挽救革命挽救党,党中央决定在遵义城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
红三军团总部设在刀靶水万佛寺内。红五师师部设在财神庙内。彭德怀、杨尚昆住徐家院子。军团参谋部设在华家盐号,邓萍住于此。
红五师进驻刀靶水后,从7日至17日,十天之内,领导刀靶水民众相继成立了“临时苏维埃政府”,红军委任中医赵克诚为临时区政府区长;成立了“刀靶水武装游击队”,谭洪顺任队长;成立了“刀靶水土地革命委员会”,阮明开任主任,徐清河任副主任,付连珍任妇女主任;成立了“刀靶水儿童团”,徐文尉任团长(徐文尉至今健在)。各乡各村,红军组织干人们打土豪,分浮财,革命闹得一片红火。
当年曾目睹红军的老乡回忆:那时,红军衣服单薄,多数红军在严寒的冬天仍穿着单件灰布军装,没有棉衣棉裤,部分红军无军装,穿着民服。革命委员会没收土豪劣绅的衣服、被单、布匹上缴红军。红军仅留下一部分用来改制军用被服,多部分衣服、被单、棉絮以及粮食、肥猪等均分给当地的干人(穷苦的农民)。
彭德怀身披一件旧军大衣,胸前挂着望远镜,白天晚上来回奔忙视察各团、营阵地。有时,红色区政府在街上召开群众集会,他还站在板凳上,给乡亲们讲话。群众听彭将军宣读过红军总政部李富春代主任签发的“红军进城八条纪律”————“红军不准向群众借东西;不准乱拿东西吃;无事不准进群众家去;不准乱屙屎屙尿;宿营不准进民房,只准夜宿在屋檐下;走时必须捆好床草,打扫卫生……”一句句,一条条,何等朴实真切。而今,这些语言文字看似平淡俚俗,但它的内涵却无比庄严崇高。红军在刀靶水驻扎11天,对民众秋毫无犯。不少农民青年踊跃报名参加了红军。
15日晨,彭德怀,杨尚昆接周恩来电报,通知即刻赴遵义城参加遵义会议。彭、杨快马加鞭,中午时分赶到遵义老城枇杷桥中央军委驻地。会议已经开了半天。
会议开得十分激烈,16日凌晨,彭、杨接到报告,黔敌柏辉章、何知重两个师进犯刀靶水防线,已与红军接火,军情万分紧急。彭、杨不待会议开完,火速赶回刀靶水,亲赴前线指挥战斗。他一进镇街,便向前来报告军情的彭雪枫、李天佑、徐策等人传达:“遵义会议是关系我党我军生死存亡的会议,王稼祥、张闻天、朱德等都提议毛泽东出来指挥红军,这下子可好了!”“我军的刀靶水阻击战直接保卫遵义会议顺利召开,必须打好,不可失误!”
彭大将军在刀靶水横刀立马,指挥若定。17日凌晨2时许,敌军近逼刀靶水,为使镇上的民众少受战火伤害,彭德怀指挥红军将来犯之黔军三个团诱至镇街三里外的开阔地(田脚坝),红军埋伏在四围高山上,向敌军发起猛烈的攻击,敌军死伤惨重,溃不成军,仓皇逃跑,红军追赶至艾田和螺蛳堰。17日下午,红军又与金沙县扑来的黔军柏辉章部激战,战斗十分惨烈,枪声、炮声、喊杀声震动群山,血染田野山岩,双方皆有重大伤亡。
这次阻击战,即是第一次“刀坝大捷”。16日—17日,正是遵义会议召开期间,如果刀靶水阻击战失利,黔军三个团,在半日之内即可直驱遵义城,将打乱红军的整个战略部署,遵义会议也不可能顺利进行和圆满结束。刀靶水阻击战是遵义会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遵义会议胜利结束后,彭大将军率领三军团离开了刀靶水。父老乡亲含泪相送,红军高声回答:我们很快要回来的……
红军走了,敌军来了。敌军对刀靶水的穷苦民众进行血腥屠杀,真是“石过刀,草过火”,不少支持过红军的农民以及留下来的红军伤员,惨死在敌军和土豪劣绅的屠刀下。一时碧血横飞,草木含悲,风云变色。漆黑的夜晚,穷苦民众悄悄偷走红军烈士的尸体,悄悄进行安葬。
中央红军1月17日撤离遵义城,红三军团担任后卫。一渡赤水后,中央红军又回师黔北,二进遵义。娄山关战役歼敌无数,大震军威。2月28日,中央红军在遵义城南红花岗、老鸦山击溃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部2个师,王家烈黔军8个团。敌军向刀靶水方向溃逃。红三军团与红一军团联手追歼逃敌,在刀靶水的老君关大峡谷内,又歼敌无数,将敌军直追击到乌江岸边。吴奇伟逃到乌江浮桥上,仓皇对守桥官兵布置,待他过完浮桥后,立即拆桥。此刻,彭德怀与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均纵马来到乌江北岸,共同指挥战斗。吴奇伟带10余随从抢先过桥,后面溃敌蜂拥挤上浮桥,浮桥断裂,浮桥上的溃军跌落江中,淹死无数。尚未挤上浮桥的1800多名敌官兵,全部成了红军的俘虏。
红军一进刀靶水(阻击战),二进刀靶水(追击战),两次战役即构成“刀靶大捷”这一辉煌的历史事件。
肖华将军上世纪60年代创作《红军组诗》时,离长征已距30年之久了,但所有的红军将士都牢牢记住了刀靶水阻击战和刀靶水追击战。诗句“雄师刀坝告大捷”,艺术地再现了那两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可想而知,当年刀靶水的两次战斗在红军中影响之深广。
“雄师刀坝(靶)告大捷”理当彪炳史册。它的历史光芒将永耀世人。
刀靶水的民众已修复了彭大将军当年在刀靶水的住房。桌上陈列着红军当年的电话机、红军马灯以及红军布告等珍贵革命文物,特别是老乡们还寻来了彭德怀的一张图像,我面对着这位铁骨铮铮的战将的照片,沉思良久,感慨万千!1935年10月毛泽东曾书赠彭德怀四句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当时,彭德怀接过毛泽东的赠诗(一说是电报),读后将“唯我彭大将军”一句改为“唯我英雄红军”,将诗还给了毛泽东。革命者的精神之光、人格力量、博大胸怀,令人崇敬!
彭大将军离开刀靶水已71年了。刀靶水的人民群众仍怀念着他和红军同志哥们。彭大将军一生坦然无私,宠辱皆忘。他心中装着人民,人民心中装着他,这便是历史给予他崇高的荣誉和嘉奖。
作者:漆春生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