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从金帆社区穿插而过的金帆路宽敞整洁,展现了长沙社区发展的亮丽面貌。
长沙市地名委员会关于“长沙市城区部分道路、桥梁命名”的公告
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市城区部分道路、桥梁命名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专家论证后,于2005年12月1日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同意对“福元路”等103条道路及“橘子洲大桥”等37座桥梁的命名,现予以公布。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专家争“名”
“捞刀河路是个好名!”“这个名字不符实,还是叫‘偃月路’好,有历史感……”这样热烈的争论场面,曾多次在地名论证会上上演。为了给一条道路或一座桥梁选择一条好的名字,9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经常争得不可开交。
命名评选很来神
为规范长沙市部分道路桥梁的名称,市民政局特向市民发起路名桥名征集活动,并组织专家进行评选。9名来自政协、规划、大学等部门的专家,对被邀参与命名评选非常来神,大家都说规范地名是一件好事。很多时候,专家们都是英雄所见略同,一条路,两三个备选名称,大家一看往往就不约而同地相中了那个最合适的。个别市民建议的“创新”“精诚”之类失之空泛的路名,也难入专家“法眼”。然而,也有很多路名或桥名引得专家们争论不休。比如“南韶路”,有专家认为该名标明了起止点,指位也明显,有专家则断然否定:“南韶路会让人误以为是韶山南路,或在韶山以南。”
名字要体现长沙历史特色
长沙是个历史文化古城,原本有很多特色老地名,但由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没有代代相传,一些特色老地名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对此,专家们均觉得可惜,他们认为在道路命名时,要尽量照顾到老地名,让特色老地名传下去,保留长沙城的历史独特风味和历史厚重感。
长沙市委宣传部政研室主任研究员陈先枢认为,再现老地名好处多多,很多老地名十分好听,具有历史厚重感,指位性准确,老百姓也耳熟能详。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群众根据老地名为道路命名的“黄土岭”、“豆花塘”、“官寺冲”、“桂花坪”等路名都通过了专家们的论证关,保留了下来。
让路桥名美起来
起于新开铺路、止于中意南路的黑梨路此次被群众和专家们否定了,因为听起来有点压抑。有群众来信取出“杨雀园路“和”新意路“两个名字,杨雀园路是因为老地名杨雀园而得名。“我看就叫雀园路吧!”湖南师大旅游学院教授翟辅东的建议引来一片赞同声。该路地处天心生态新城处,进入生态城便是条雀园路,给人以鸟语花香、诗意盎然之感,同时又尊重了老地名。另外,竹隐村路侧的一条路专家们异口同声选了“竹隐路”,形成“竹”系列命名,这就让道路也诗情画意起来。如今,在长沙随处可见这样干净亮丽的道路。
七成道路依老地名定名
福元路
在此次命名的103条道路中,有一半左右路名和规划名相去甚远,如学堂园路(新城路,括号里为规划名,下同)、福元路(新世纪大道)。有的则是做了局部调整,如高源路(高原路)、朝镇路(朝正路)。仔细分析比较此次命名的所有道路,不难发现,最终选定的名称有5大类型,其中依老地名定名的占了七成。
一是依老地名。其中又分两种,一种是原规划名和最终命名一致的,如杉木冲路、桂花坪路,还有一种是原来采用其他方式,审定时还是依老地名,如桃花塅路(洞株路)。二是依起止点,如万芙路(韶高路),就是从万家丽路到芙蓉南路;望星路(北横线),东起长沙县界(县城星沙),西止望城县界。三是系列名。如原来的北四道、北三道、北二道、北一道,分别取名青晨路、青风路、青秀路、青丽路,取“晨风秀丽”之韵,令人联想翩翩。四是缩写型,如星联道(星沙联路道)。五是联想型。如在隆平科技园内的原科教路最终定名惠农路,就是取“科技兴农、予民实惠”之寓意。原新世纪大道定名福元路,是因为此路系开福区内东西主干道之一,寓意幸福之路。
路桥变名见证城市发展
随着城市的发展,路桥名称必然有新增和变化。
当湘江上的大桥越建越多,当一桥改名为橘子洲大桥时,没有谁会责怪当初简单地以序列号来命名的人。毕竟,在坐着渡船进城的年代里,谁能奢侈地预料到,湘江上会建这么多座大桥呢?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道路、桥梁不断新增或全盘改造拓展,名称的变化是必然的。这种变化,既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见证了城市的发展。
拿这次定名的103条道路来说,有相当一部分是分布在原老郊区周边的新路,如省府新址周边和开福区的捞霞片,近年来因城市大幅向外拓展,冒出了许多新路。即便在城区范围内,一些有些年头的道路,也是沿用着那种即兴而取的规划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乳名”的不足日益显现,已不能适应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地名标识功能、公示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的需要。此外,有些名称原本并无不妥,但难以适应现阶段形势,如东塘立交桥经改造拆除中层的人行天桥后,实际上已是高架桥,再叫“立交桥”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路桥名的变化还担负了城市的记忆。城市最大的物质性遗产是一座座的建筑物,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遗址、老街、老字号。建筑物有时难以避免地消逝在时间的长河中,地名则不然,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衍,横向地展示着城市宽广而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与身份。你可以看到,在此次路桥命名中,有七成以上的是依据老地名来定名的———梓园路高架桥定名广济高架桥、人民西路高架桥重新命名工农桥等,都是城市需要记忆的明证。
本版策划:邬伟
撰文:颜开云 胡立滢 卢先兵
摄影:小刘军
制图:宋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