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征服世界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但这正是徐琳(音译)有朝一日期盼的事情,她是中国推动海外汉语教学的负责人。徐女士正在创建全球网络的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教授全球各地的外国人汉语。“现在全球涌起中国热”,她说,“这项计划的发起正是对汉语热的回应,尤其是针对邻近国家的汉语热。”
数十年来,这些周边国家对中国存有疑虑,但现在它们把中国视为获取丰厚商业利润的门径,有些人则纯粹将学习汉语看作是一种时尚。不仅这些国家,美国和欧洲同样也兴起学习汉语的热潮。
作为一种新的事物,中国政府不仅利用这种新兴的时尚,而且决定将它作为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向海外传递友好意图的工具。
尽管使用孔子学院这样有些古板的名字,但它让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新兴的大国形象,精心挑选的名字背后蕴涵着这个国家追求软力量的雄心。此外,用这个国家最古老、最著名的哲学家命名,避免了该机构官方意识形态的色彩;而且,作为教育家和半宗教形象的孔子,也代表着和平与和谐,印证着今天中国一再强调的和平发展旋律。
中国的努力从长期以来怀有戒心的邻国得到了回报,印度尼西亚最近解除了对教授中文的限制;在韩国,中文已经超越英语,成为学生中最受欢迎的外语。徐女士乐观地说:“中文在韩国的流行程度就像英语在中国一样。”
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已经开设了一家孔子学院,另外5所有望不久后开张,还有12所正在磋商洽谈中。根据2003年对美国高中的一次调查,美国大学委员会发现,有50人说他们愿意选修俄语,175人倾向于选日语,240人回答说选修意大利语,而有2400人说他们愿意选汉语。
在许多方面,中国的孔子学院有点像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情形,当时美国、苏联和欧洲大国为国际威望和影响力展开激烈的竞争。莫斯科通过其驻外大使馆散发介绍苏联生活的杂志,其他国家也通过其文化机构,如法兰西联盟、歌德学院和塞万提斯学院,推动本国语言的传播。据美国《纽约时报》
中和 编译 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学院外国留学生在汉语课程上认真记笔记
(Raul/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