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本报记者 王哲
“沟坎路,断魂桥,漂河沿上听鬼嚎;五方六月穿棉袄,天上下雨屋里淘;里不出来外不进,家家小孩不上学;姑娘大了往外跑,本村小伙捞不着。”8年前,在巴彦县兴隆镇民主村村民中流传的这几句顺口溜,是当地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而如今,兴隆村早已不是8年前那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了,200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从不足900元涨至4000元,还清村级债务200多万元,村里的固定资产达到了1000多万元,一举摘掉了穷帽子。而带领村民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民主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栾忠臣。
1997年,创办企业一年能赚几十万元的栾忠臣在缺席的情况下,被全村人推选为村委会主任的第一候选人。面对乡亲们的信任,栾忠臣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于是他毅然丢下了“栾总”的头衔,回到村里当上了村官。
要想脱贫致富,就要挖掉“穷根子”。栾忠臣清楚地认识到民主村贫穷的根本原因就是缺桥少路,“漂河”泛滥。可要架桥铺路、治理漂河所需资金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对已负债500多万元的民主村来说更是天方夜谭。可栾忠臣不气馁,他走县城、进哈市、跑省里,磨破了鞋底子,说破了嘴皮子,愣是凭着自己的韧劲,争得了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市扶贫办、省扶贫办先后为民主村投资72万元、130万元。一座座大桥拔地而起,一条条大路穿村而过。为挤出资金,多建一座桥,多修一条路,栾忠臣带领村屯干部到60华里以外的砂石山采砂石。饿了,啃口干粮;困了,就和大伙挤在车里打个盹。连续四天四夜,采了1000多车砂石。路修了,桥建了,栾忠臣又带领乡亲们向“漂河”宣战,疏通河道,加固河堤,河边栽杨,河坡插柳,治理漂河干流15公里。到目前,民主村已建起了13座桥,修砂石路37.5公里,建水泥道4公里,维修小学校舍两处,治理了漂河流域。
2003年,栾忠臣牵头在村里成立了农合会,组建了养猪、养牛、“蒜菜两种”和劳动力输出4个联合体,全村的贫困户都加入其中。村里投资200万元建起了20栋万头生猪养殖小区;投资150万元建起了占地近万平方米的黄牛示范小区,一次引进优良鲁西黄牛200头,引资300万元建起了民主奶站;投资60万元购置了蒜菜两种的喷灌设备;培训输出技术型劳动力1690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