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东北网1月14日电今年,哈尔滨市中小学将全面开设“机器人课程”,届时,曾经“高不可攀”的高科技机器人将走进中小学生的生活,近距离与孩子们接触。据悉,此举将开创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机器人教育的先河。教育专家指出,机器人教育走进课堂,将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领域引发教育理念和实际应用的变革。
据了解,去年9月,市教育研究院与哈工大(深圳)机器人工程技术中心联合,在师范附小、60中、省实验中学等41所学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课程教学试点,以必修课形式对小学、初中、高中等三个学段的学生进行机器人科学方面的教育。经过一个学期试点,这门课程引起了学生的普遍兴趣,许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学会让科学为生活服务。
据哈工大教授鲍青山介绍,中小学同时在信息技术教育课中开设“机器人课”,起点是相同的,只是课本知识深浅不同。小学生强调掌握人工智能机器人在生活中的应用;中学生则要从各个角度了解机器人,不只是生活中的,还涉及机器人构造原理等;高中生计算机水平相对高些,要在基础构造到系统程序研究、逻辑思维的应用等方面有所体现。
目前,经过哈尔滨市专家编写的信息技术课系列教材———《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册)已正式出版,并被审定为国家课本教材。有关专家认为,随着数字化生存方式的到来,青少年将更多地与机器人等现代科技工具打交道。将机器人教学纳入中小学课程,可以借助机器人这一载体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电学、力学、机械原理等知识的了解与运用,培养思维创新与动手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