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大山子常青画廊推出丹尼埃尔·布伦个展布伦个展上,他利用北京的光影在白色小屋上留下了色彩。
本报讯(记者周文翰)昨日,北京大山子艺术区的常青画廊推出法国艺术家丹尼埃尔·布伦的个人展览“献予的色与影———现场及位于现场”。
在展场的中心是有机玻璃、石膏板、钢制成的尖顶小屋,屋顶一半是彩色,一半是透明玻璃。让布伦遗憾的是,昨天北京的大雾天气让他的作品最精彩的部分没有显露出来:如果有阳光通过那些彩色的玻璃照射进来,形成的一道道光晕将是动人的。
丹尼埃尔·布伦是在中国创作了最多作品的法国艺术家之一,五年前他第一次来中国,在深圳创作了一件装置作品。而在2004年中法文化年期间,他在北京天坛树立的蓝白相间的条纹引发了许多游客的好奇心。
本次展览展出的十多件作品,除了“为了迸裂的尖顶小屋”,其他都是一些小型装置,也是通过玻璃等制造光影效果的。为了制作“小屋”,他提前一周来到北京,虽然时间有点紧,他还是创作出这件通透的色彩与光影的容器,并把画廊南边的窗户玻璃也刷成彩色,而透过来的光将变成他献给北京的“色与影”。
自1965年起,丹尼埃尔·布伦开始探索将条纹布料作为其基本艺术元素进行创作,从此他那标志性的8.7厘米宽的白色与彩色条纹出现在巴黎、威尼斯、纽约众多的画廊、博物馆、街头,甚至是博物馆看馆人的背心上,他说这种系统性的重复更适合表现他对当代社会的体验。
在1971年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第五届国际展览中,两位美国艺术家激烈地反对布伦的创作,在他们的非难下古根海姆博物馆没有接受布伦参展,而前不久,古根海姆博物馆为布伦举办的个展被认为是一次“平反”。而布伦大度地向记者说“现在已经不是从前,博物馆管理者已经能够容纳我的创作了”。
对话丹尼埃尔·布伦
“现场制作是回归艺术本源”
从8.7厘米宽的白色与彩色条纹布装置作品,到现在利用光影创作的“为了迸裂的尖顶小屋”,丹尼埃尔·布伦的作品充满童趣并强调现场制作。这些特点从一个侧面显示出表面“稀奇古怪”的当代艺术作品实际上正在努力回归艺术本源。
新京报:据我了解,这是继天坛的作品之后,你在北京的第二个展览,你是有意要和上次不同,所以造了一座轻盈的房子而不是用你标志性的条纹?
丹尼埃尔·布伦:事实上,这并不是我在北京第二次展出。早在1977年,一个美国画廊主人克莱尔·考普雷来中国访问,她随身带着一些作品在自己居住的宾馆的房间内展览,叫朋友来看,那时候我的条纹作品就曾出现在北京友谊宾馆。我这个房子已经是我在中国的第10个作品了,去年在杭州我也使用彩色玻璃制作了小屋子。
新京报:让你最出名的是那些用8.7厘米宽的白色与彩色条纹做成的装置、环境艺术作品,当初你为什么选择8.7厘米宽的条纹呢?
丹尼埃尔·布伦:最早是在1975年,那时候我觉得绘画已经不适合我,所以我期望用不同的方式创作。
所以我去商店买布料,看到了这种白色与彩色变化的条纹,它们都是8.7厘米宽的,我发现这种布料在各地都有出售,而我在不同的地方都使用这种布料制作作品,这既有变化,也包含重复性的物质内容,我觉得这种不断的重复非常有意思,所以一直用它们进行创作。
对我来说,用这种条纹不仅仅表达概念,还让观众可以确定空间中的物质、作品的尺度,比如用一堵被这种条纹覆盖的墙,如果你熟悉我的作品的尺度的话,数数那条纹就能知道墙的长度。
新京报:那你什么时候开始屋子系列的创作,那些彩色玻璃、小房子是不是和童年的某些经验有关?
丹尼埃尔·布伦:最早在1965年开始这个系列的创作,的确,这和我童年的生活有关系,你知道小孩子总喜欢自己玩造小房子。开始创作的时候,我也制作过一些比现在小很多的房子,自己敲敲打打就制作出来了。
新京报:你非常强调现场制作,是否你的每件作品都讲究根据场地进行创作吗?还是有一定的自由度?
丹尼埃尔·布伦:是的,现场制作是一些当代艺术家喜欢的方式,我也是这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有点复古,是对艺术最原始创作方式的回归。但是具体来说,还要分不同的情况,在博物馆展览的时候我一定要提前看看具体的空间是怎样的,然后根据这个空间创作出作品,但是在画廊或者一些户外展览时,也不是特别的严格,因为大致的地点都差不多,我可以根据他们提供的资料确定作品的大小和位置。当然,如果可能,我还是尽可能提前到现场看看。
本报记者周文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