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推出旅店式出租屋管理模式
就北京的人口调控问题,一些区县目前已出台了相关举措。其中,朝阳区为调控流动人口规模,将在全区街乡推行旅店式出租屋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要求出租屋的房主必须登记入住者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将被用于建立出租屋管理库。据悉,这一管理模式也将在全市的人口调控方法中有所体现。近日,记者对朝阳区旅店式出租屋管理模式的试点地区———朝阳区东风乡进行了探访。
房东付大爷 “我的工作是管住床板子”
朝阳区豆各庄村苇子坑21号是一处两门对开的四合院,院门的门楣上有一个醒目的红色牌子,上面写着“出租房屋规范户”。
得知记者的来意后,房主付庆礼大爷爽快地和记者聊了起来。他告诉记者,他的四合院里有10间房出租给了来京务工的流动人口,一共住了16个人。
“他们来自安徽和江苏,在北京都有正当职业。”说着,付大爷拿出一个夹子,夹子里面有3张不同颜色的卡片,一张是流动人口联系卡,一张是流动人口登记簿,另一张则是乡政府和村委会颁发的《流动人口管理规章制度》。付大爷告诉记者,租他房子的流动人口都要按规章制度填报个人信息,没有正当职业的人是不能租房的。
东风乡是朝阳区旅店式出租屋管理模式的试点地区,旅店式出租屋管理模式以“管人先管住床板子”为指导思想。在东风乡豆各庄村0.7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共有14531名流动人口租住着831户出租屋。对付大爷这样的出租屋房主们来说,他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管住自家的“床板子”。因为如果他们没有很好地履行登记责任的话,他们的房屋租赁资格就有可能被取消。而如果他们的登记工作做得好,就会像付大爷一样受到表彰,得到“出租房屋规范户”的牌匾。
像付大爷一样,今后,朝阳区出租屋的房主,都必须登记入住出租屋的流动人口的个人信息,并上报居(村)委会,由居(村)委会电脑存档后再上报公安机关,建立起出租屋管理库。街乡每年要进行出租屋星级评比,对严格履行登记制度、无事故、无不良记录的出租屋房主进行表彰,并在其出租屋门口悬挂牌匾明示。居(村)委会还要定期对出租屋进行检查,若发现没有尽到登记责任的房主,要取消其房屋租赁资格。
租户小张 “原来觉得麻烦,现在理解了”
来自江苏、租住在豆各庄村的小张告诉记者,他租住在豆各庄村前,共过了“三道关”———入住的当天,到房东处办理入住手续;3天内到村委会的租借房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办理入住登记;同时到派出所办理暂住证。
“当时我觉得这样的手续挺麻烦的,但日子长了我就理解了,这些措施为我们在北京的生活和工作起到了真正的保障作用。”目前,在试点地区,旅店式出租屋管理模式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流动人口的理解和支持。
管理站海组长 “以房管人让我们心中有数”
旅店式出租屋管理模式得到了房主和租户的理解和支持,也让管理人员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心中有了数。
“‘以房管人’是我们村乃至全乡一个很有特色的做法,它以住房为单元,加强对出租屋的监督管理,从而达到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其中,‘出租屋房主责任制’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豆各庄村委会租借房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的党小组组长海建筑边说边指着墙上的图表为记者讲解。在他的办公室里,张贴着各种规章和统计表:《东风地区流动人员租借房屋管理规定》、《东风地区入住人员管理规定》、《豆各庄村流动人口统计表》、《豆各庄村流动人口管理责任区划分表》……全村1万多名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都由这里进行总体协调。
“我们把全村划分为4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由一位副组长负责,每位副组长负责联系、管理若干位包户协管员。全村由56位包户协管员负责联系、管理831位出租屋房主。包户协管员主要负责全村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的管理、检查工作,出租屋房主则直接负责对在本户居住的流动人口进行检查、登记和宣传教育,同时对本户出租屋进行定期安全检查。这样的网络管理体系使每个流动人口的情况都能详细记录在册。现在,我们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是真正的心中有数。”海建筑说。
朝阳区副区长佟克克在朝阳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表示,按照资源环境承载力,到2008年,朝阳区的流动人口要调控在60万人以内,而朝阳区现有登记流动人口99.8万人。要减少这多出来的30多万人口,应主要依靠产业政策及新的社会管理模式。旅店式出租屋管理模式就是朝阳区在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方面进行的尝试。试点成功后,朝阳区将在全区街乡推行这一管理模式。据悉,这一管理模式也将在全市的人口调控方法中有所体现。本报记者 郭爱娣
■新闻故事
残疾夫妇的感谢信
“我们搬到苇子坑480号时,正值数九寒天。由于身体残疾,我们取暖很困难。一天,家里来了两位女协管员,了解到我们的困难后,她们帮我们安好烟囱,生好炉子,临走时还嘱咐我们晚上睡觉时要把窗子打开一点,防止煤气中毒。第二天早上,她们又拿来了风斗和工具,麻利地帮我们把风斗装好,临走连口水都没有喝。从此,她们不论刮风下雪,隔天就来我家帮我们检查炉子、烟道是否通畅,家里的电路是否有漏电现象,令我们十分感动……”这是记者在东风乡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看到的一封感谢信,信是肢体都有残疾的王维经夫妇写来的,夫妇二人是租住在豆各庄村苇子坑的流动人口。
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豆各庄村还十分注重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工作,除向他们提供文化娱乐、卫生防疫、计划生育、子女上学等服务外,还建立了“流动人口学习组”,向他们发放“流动人口服务联系卡”。“我们还组织他们参加乡里的运动会、歌咏比赛等群众活动,让他们享受到和村民一样的待遇。”海建筑说,这种管理与服务齐抓共管的方式,得到了流动人口的认可,也换来了他们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理解和配合。本报记者 郭爱娣
■其他区县人口调控举措
西城
流动人口管理 “以外管外”实现良性循环
记者昨天从西城区“十一五”人口发展规划中了解到,该区将通过“以外管外”(吸纳流动人口参与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等措施,完善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
根据规划,西城区将按照全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要求,设立与北京市相衔接的流动人口管理机构,负责落实有关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的决策和部署;参照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法规,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强化“以房管人”、“以证管人”等管理手段;加强对流动人口集中的市场、“一条街”的管理力度;力争以政府网为依托,建立西城区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平台,实施动态监测,实现信息跨部门、跨系统共享。
规划同时提出,要加快流动人口自我管理步伐,促进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走向良性循环。逐步整合现有部门的流动人口管理自治组织,发挥协会和社团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吸纳为人热情、办事认真、威信高的流动人口为协管员、治安信息员等,实行“以外管外”。
疏散旧城人口 以城市建设推进有序疏散
在探索旧城人口疏解途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方面,规划提出:以城市建设推进旧城人口有步骤、有秩序地向外疏散。适度控制居民住宅规划和建设,力争完成2万户居民的拆迁任务。引导流动人口在旧城内的合理分布,通过加强对旧城出租房屋管理、小商品市场及农贸市场的改造升级等手段,逐步提高区域内的流动人口素质,缩小无序流动人口的活动空间,同时加强人户分离治理工作。 本报记者 侯艳
东城
疏散旧城人口 建房政交易大厅服务搬迁户
昨天,记者在采访东城区建委副主任郝桂宝时了解到,为疏散旧城人口,解决人口分布密度问题,东城区将建立房政交易大厅,为搬迁居民安居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
据郝桂宝介绍,东城区二环以内现有户籍人口47.5万人,再加上流动人口30万人,实际人口总数约为77.5万人,平均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4万人以上,人口密度很高。为疏散旧城人口,解决人口分布的问题,东城区将建立房政交易大厅,为居民办理房产交易手续提供方便。房政交易大厅将提供二手房、经济适用房等各类房源,帮助搬迁居民更好地解决安居问题。据悉,东城区房政交易大厅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建设、装修工作即将开始,预计今年4月底正式办公。
本报记者 赵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