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①田天顺携女友(居左)、黄上辉一家四口一并喜气洋洋回家了。
②举杯,黄家庆团圆。
③快上网让爸妈看看我的咖啡馆。
本报讯
(记者蒋悦飞 通讯员肖芙蓉)广东改革开放20多年,目前至少有3000万外来工。一代接一代的打工者在广东实现着他们的梦想。记者昨日跟随春运民工专列发现,两代打工者的追求和理想有了鲜明的不同。
第一代打工者:广东掘金回家盖房
黄上辉,邵阳隆回县滩头镇人,今年30多岁,8年前来到广州番禺从一天十几元的普通建筑工人做起,现在虽然还在建筑工地,但已经成为一个资深的泥水工,工资已经涨到了55元/天。8年的打工生涯给黄上辉留下一脸沧桑。
“工作辛苦吗?”“辛苦”他回答记者,“但是高兴啊,比起家里赚了好多钱啊。”黄上辉对自己的现状非常满意,“家里除了种田还是种田,一年到头没什么收入。”
因为赶工程,黄上辉已经两年没回家了。昨天他带着妻子、两岁半的女儿黄梦晶和9个月大的儿子黄梦彪,赶往隆回县滩头镇双江村,让80多岁的太婆见见小孙子。由于临客列车晚点一个多小时,直到下午1时30分才到达邵阳。在邵阳火车站广场,记者跟随黄上辉一家坐上前往滩头的中巴,车价为12元/位。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行程,大家在滩头镇搭上了乡村交通特有的三轮车,“突突”地赶往双江村。
到了村边,由于村路太陡,黄上辉夫妇弃车步行,一人一手抱着小孩,一手拎着包,向家里迈进。大约下午5时,黄上辉终于看到了阔别两年的房子。80多岁高龄的太婆蹬着三寸金莲出门迎接,一见小孙伸手就抱。
据黄上辉介绍,他们村子里总共507人,140个青壮年外出打工。每年,双江村外出打工的收入至少也有100万元。村子里的小楼房全是村民们外出打工赚来的。黄上辉家里7间两层半的楼房就是他和弟弟两人在广州打工赚的六七万元盖起来的。“广州好啊。”黄上辉由衷地感叹说,只要不怕苦、不怕累,在广州不愁没活干,“一年大约可以省下一万元吧。”
两年没见,黄上辉的母亲赶紧在厨房忙开了,鸡啊、鱼呀早就准备好了的,还把红彤彤的橘子和香喷喷的瓜子连忙摆上桌,一家12口开始难得的团聚。“过几天,家里准备斩一头大肥猪。”黄上辉告诉记者,春节后就回番禺,等以后钱再攒多一点,就准备把小楼房再装修装修,“弄得漂亮点。”
第二代打工仔:先打工再创业开了咖啡馆
记者在火车上采访田天顺的时候,真没想到才24岁的他已经成功地在东莞开办了一家高级咖啡馆。他满怀憧憬地告诉记者,自己刚在广州选定了另一家咖啡馆的地址,春节后就要着手准备开张。他正设想着要在家乡县城开一家肯德基、麦当劳,“我去咨询过,但是目前我的资金还不足。”
田天顺今年才24岁,一身都市青年打扮的他,身上已经看不出半点泥土气息。身边的女友更是时尚,染成栗色的披肩长发。她专心玩着时髦的手机游戏。天顺告诉记者,2000年中专毕业之后就到东莞的一家咖啡馆打工。但他并不甘心一辈子打工,在咖啡馆他一边熟识了各种各样的咖啡,另一边留心着咖啡馆的经营和客流。
一年之后,天顺开始在东莞、广州各地考察合适的咖啡店地址。“我花了半年时间,当时跑遍了东莞每条街道,把各条街道周边的出没人群摸了个底。”在咖啡馆打工所赚的两万元差不多全砸进去了之后,田天顺决定在东莞某商务区,一个日本料理店云集的地方,开办自己的咖啡店。终于,天顺的咖啡屋开张了,他的咖啡也不便宜,最便宜的也要30元一杯。现在咖啡屋已经走上正轨,他雇了20个服务员,每个月的工资成本就有四五万元,服务员都懂一点外语。“现在一年的纯利润在30万元左右吧。”田天顺已经开始着手考虑下一个投资项目。
天顺告诉记者:“广东的经济活啊,人们消费水平高,机会也多。”昨天晚上7时30分,记者倒了三次车,外加一公里的山路,终于来到田天顺在海拔高达1000米的山区虾溪村的家。天顺的父母早已倚在家里木门边上了。挂念着咖啡馆生意的天顺回家的第一件事,是赶紧打开手提电脑,通过无线上网到自己的咖啡屋网站上,查看了一下生意,“今天生意还不错。”天顺回答。慈祥的父母看着儿子的一切,觉得既新奇又自豪。(来源:广州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