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有奖评新闻
日前,据中国学者首次发现大量珍贵史料并研究证实,日本曾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纲领、有计划地向中国东北进行了五次大规模带有侵略性质的移民,最终目标是向东北移送500万人。
中国著名人口学学者、吉林大学副校长王胜今教授,用10年时间对“日本对中国移民侵略”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他在接受专访时指出,通过对各种资料的研究表明,日本对我国东北进行移民侵略的目的,是把日本移民组织成强化的武装集团,侵入中国农民居住区,形成由日本人组成的特殊村落或“移民团”,以监视和镇压当地人民。
1936年8月25日,日本把向中国东北移民列为“七大国策”之一,准备从1937年起,利用10年时间,向中国东北实施移送100万户、500万人的庞大移民侵略计划。据日本估计,伪满人口将在30年内由当时的3500万人增至5000万人,而日本人要成为“满洲国”的五族之一,其人口至少应占到十分之一,即500万人。据日本史料记载,伪满时期仅黑龙江地区就有日本移民13万人。
日本向东北移民主要是为了镇压东北人民的反抗斗争,巩固它的军事占领。从入侵武装移民分布情况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五次移民都集中在吉林、黑龙江两省的东部和北部。这些地区正是东北人民抗日武装最活跃的地带,其意图显然是让这些武装移民“在北满的治安确保中起杠杆作用”。
(据新华每日电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