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6日电 据新华网援引辽宁日报报道,寒冬时节,农民们的学习热情丝毫不减。这是记者在河南村采访时留下的第一印象。
不久前,记者来到位于大清河南岸的盖州市太阳升管理区河南村。村委会在紧邻公路的平房内,每个房间都很狭小。 只有一间不同,足能容下100余人,装修一新,桌椅摆放整齐,还配有一台电视机,门上挂着一个醒目的红牌:“学习室”。不时有村民进进出出,讨论着今年的农作物行情。一位村民对记者笑称:跟中央电视台学的,他们管这里也叫“经济大学堂”。村支书于文连告诉记者,修建这个学习室,就是为了带动群众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形成一种努力创造学习型村的氛围。
河南村组织农民学习经历过一些波折。刚开始很多村民不屑一顾:“我们就是干活的,学不学都一样。”村两委班子里也有人担心:现在都是各顾各的,上哪组织人学习?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为此颇动了一番脑筋,最后他们决定改进学习方法,提出一些问题让村民们讨论。比如同是种西瓜,为啥有的一年卖几万元,有的才卖几千元?经过一番引导,村民们恍然大悟:不比不知道,原来技术和信息才是致富的金钥匙。渐渐地,村民们对学习技术有了兴趣。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趁热打铁,他们每年都请熊岳农业技术学院的技术人员来传授西瓜栽培和嫁接、大棚蔬菜种植、化肥施用等方面知识,村干部们也经常给村民们讲课、放映科学种田方面的录像片。每次组织学习,村学习室里都挤满了人。村里还经常组织村民到科学种田效益好的典型户家中参观学习,找差距、看门道。村民刘承良种大棚西瓜,每年春天都是他家的瓜最早上市,很多人向他请教,他都耐心传授诀窍。村民吕敏权告诉记者,他以前是干运输的,没有种植经验,经过在村里一段时间的学习,很快掌握了生姜栽种技术,扣了5亩大棚姜,去年收获生姜5万多斤,收入2万多元。
如今,学科技、用科技在河南村已蔚然成风,可以说家家都有技术员。据于文连介绍,现在全村有大棚菜、西瓜400多亩,生姜200多亩,番茄制种100亩,苗木500亩,基本上没人再种高棵大田作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