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四川发展的蓝图应如何描绘?昨日,影响全省8700万人民未来五年生活的《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今日,参加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的省人大代表们将分组审查《规划纲要(草案)》。 明日,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还将对《规划纲要(草案)》进行专题审查,共同绘就未来五年全省人民的幸福生活。
规划解读·收入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万元
草案提出了我省“十一五”的发展目标,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2010年超过12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000元以上。全省总人口控制在8900万人左右,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50元。
规划解读·区域
五大经济区崛起四川
草案提出,根据资源条件、地理区位和发展潜力,在充分发挥各地区特色与优势、保护好和引导好各地区加快发展积极性的前提下,通过发展经济和人口转移,逐步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成都、川南、攀西、川东北、川西北5大经济区。
成都经济区:包括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5市。按照“城乡一体,率先跨越”的思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川南经济区:包括自贡、宜宾、泸州、内江、乐山5市,使之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攀西经济区:包括攀枝花、凉山州、雅安市3个市州,形成西南重要的水电、特殊钢和钒、钛、稀土等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川东北经济区:包括南充、遂宁、达州、广安、巴中、广元6市,建成西部重要的天然气能源化工中心,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旅游。
川西北经济区:包括甘孜、阿坝2个州,实现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规划解读·城市
7城市跨入大城市行列
草案提出,全面增强成都的城市功能,建成西南地区的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以及先进制造业基地,增强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快发展大城市,继续加快攀枝花、绵阳、自贡、南充4个大城市的发展,努力使德阳、内江、泸州、宜宾、乐山、达州和遂宁7市尽快跨入大城市行列。同时,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重点发展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3个城市群。
规划解读·交通
多条铁路、高速路提速
在公路交通上,“十一五”期间,新增高速公路1342公里,到2010年实现高速公路总里程达3100公里。全面建成12条进出川大通道。完善网络,建设雅安—泸沽、广元—巴中、乐山—宜宾和绵阳—遂宁等高速公路,基本形成市州通往省会城市的快速通道。届时,成都到泸沽湖以及其他地方的时间都将大大缩短。
铁路方面,建设绵阳—德阳—成都—峨眉—乐山客运专线,加快纳溪—叙永、乐坝—巴中等铁路建设。抓紧峨眉—宜宾铁路、遂宁—内江、巴中—达州、昭通—攀枝花—丽江等铁路的前期工作。
在航空方面,力争开工建设乐山、亚丁旅游机场,做好宜宾机场迁建、马尔康(红原)机场前期工作,到2010年,全省民用机场增加到11个。
规划解读·环保
建设5个生态功能保护区
根据草案,在未来五年,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四川将努力保护修复自然生态,把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
一方面,在江河源头、重点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重点区、生态脆弱区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促进自然生态的恢复。重点开展若尔盖、邛海、岷江干旱河谷、金沙江干热河谷等1个国家级、4个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
另一方面,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对“三江一湖”(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和邛海)和32条重点小流域的水污染综合防治力度。
规划解读·旅游完善5大国际精品旅游区
开发旅游资源,完善5大国际精品旅游区,加快西环线、川西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攀西和川南旅游区建设,大力开展红色旅游,启动川东旅游精品项目。
规划解读·区域开发
全省首设禁止开发区
草案首次引进空间均衡概念,将全省划分为4类主体功能区,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增加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根据草案,全省划分为4类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其中禁止开发区域主要指依法设立的资源、湿地、动物、文物、地质等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包括18个国家级、6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记者肖建蔡宇刘云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