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大省,既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又是一个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增强行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进我省的新农村建设。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具体体现。《建议》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标明科学发展观是“十一五”期间的指导。“五统筹”作为科学发展观构成的重要内容,而“统筹城乡发展”又是“五统筹”之首,因此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体现必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跳出农村、跳出农业、跳出农民来谋划农村发展的战略举措。
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要缩小城乡差别。实事求是地说,我国城乡差距是在进一步扩大,1978年城乡收入差距比为2.6:1,2002年达到3.1:1。而从世界各国看,大多数国家城乡收入比是1.5:1,足见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因此,就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解决这个难题。
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村居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村民发展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建设问题,而且是一个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交通、卫生、医疗、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的有机统一体,是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这说明建设新农村既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过程,它是在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趋势”重要论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新农村建设有着科学而坚实的理论依据。“三农”问题是党的工作重中之重,它一直牵着党中央领导的心。党中央一直苦心积虑思考着如何让改革和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特别是农民。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科学提出了著名的“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着普遍性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又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些科学论断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是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
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上也具备了物质实力。根据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可依据自己的国情对农业进行反哺。其标志有四项指标,一是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上,我国2003年人均已达1090美元;二是农业与非农业的产值结构大约为15:85;三是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为50:50;四是城镇化水平为40.5%。这说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为非农产业,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2003年全国农业税及附加收入460亿元,农业税收入占全国性税收收入的比重下降至3.2%。尽管我国现在农村人口还占多数,还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通过大量补贴来解决农民收入偏低的问题,但表明我国已具备总体反哺农业的实力,由国家财政主导提供农村公共品已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
其实,国家近些年已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据统计,到现在已有28个省市取消了农业税,到2006年实行2600年的“重粮国税”将退出历史舞台。2004年的“两减免、三补贴”政策使农民直接受惠451亿元。2005年政策力度加大,农民直接受惠比上年又增加251.4亿元。这都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农民渴望新农村建设,中央适时地提出这一战略目标,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会迎来一个公共财政阳光普照的新农村。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经验表明,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工业化、城镇化将快速发展,这必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难得的机遇和强大的拉力。“十五”计划我国就把城镇化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使城镇化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与同等工业化程度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很低。未来20年,我国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其必带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据专家乐观预测,按照1995年以来城镇化平均每年增长1.4个百分点的速度,201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50.6%,2020年达到65%;较为保守预测,按照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镇化年平均每年增长0.9个百分点的速度,201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46.3%,2020年达到55.2%。从就业结构看,随着中央惠农政策的实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按每年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计算,(19812001年的20年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份额年平均下降1.3个百分点),到2020年,农业就业比重将由50%下降到35%左右,产业与就业结构偏差将进一步调整,未来20年,如果“十一五”时期的政策得到有力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就会极大地带动新农村建设。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快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水、路、电、信将逐步通到农民家。从2000年到2004年底,全国共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80多万处,使6000万农村人口告别了饮水难,今后工作重点是从解决饮水难转向饮水安全。到2004年底,全国县乡道路里程达142万公里,到2020年,我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要全部通沥青或水泥路。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农村通信要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教育部负责人表示,争取到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生活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免费教科书和住宿生活补助,力争到2010年在全国农村地区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自2003年下半年至今,已有1.63亿农民参加。2006年试点将由目前占全国的21%扩大到40%左右,中央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在每年每人10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0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补助。总之,2006年将是中国农民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年份,新农村建设将由此迈出历史性的一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会带动新农村建设,反过来,新农村建设也会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对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农村发展经验的理性提升和总结。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参照其他国家和地区成熟的经验,并加以总结和提升而确立的社会主义农村发展的新理念。特别是公认的韩国“新村运动”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中央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规划是借鉴外国成功经验,又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的高瞻远瞩之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农业活,则经济活,农村兴,则社会和谐。这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作者为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黑龙江日报) |